AD:血浆p |
![]() |
来源:奇点糕 2025-03-29 09:28
基于215人的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分析,发现血浆p-tau217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标志物,在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体中识别未来10年内可能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AD)的核心病理特征包括 -淀粉样蛋白(A )斑块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p-tau)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病理变化早在疾病临床发作前20年就已经积累。
针对A 和tau的脑脊液(CSF)检测以及PET影像学检查为AD早期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非侵入性和易于获取样本的血液检测方法也在近些年迅速崛起,为AD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选择。前不久,一篇论文对当前临床使用的AD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头对头的全面对比[1],提示在在临床环境中,p-tau217的诊断性能优于p-tau181、p-tau231、t-tau和A 42/40,AUC值达到0.97。
在这篇发表于Alzheimer s Dementia杂志的论文中,p-tau217表示 我又赢了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Sylvia Villeneuve团队基于215人的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分析,发现血浆p-tau217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标志物,在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体中识别未来10年内可能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且相比血浆A 42/40的预测性能更好。
研究显示,如果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正常,但血浆p-tau217水平在随访期间升高,那么在10年内发展为认知障碍的风险将增加3倍以上;伴随血浆A 42/40升高的话,风险则是暴增680%[2]。
论文首页截图
PREVENT-AD是一个旨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病理变化的前瞻性研究队列,参与者在加入队列时接受评估,均为认知功能正常但有直系亲属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随后进行多种生物标志物的采集,包括血浆、脑脊液以及PET影像学检查。
此次研究共纳入215名来自PREVENT-AD队列的参与者,平均基线年龄为63岁,女性占72%,APOE ε4基因携带者占39%。参与者在血浆采集后平均随访5.65年(1.01-10.47年),其中有27%(N=62)在随访过程中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研究目的是评估血浆p-tau217在预测认知正常(CU)个体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MCI)方面的准确性,并与CSF和PET生物标志物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血浆A 42/40和血浆p-tau217检测结果均为阳性(A+T+)的参与者中,有76%在随访期间发展为MCI,而血浆A 42/40和血浆p-tau217检测结果均为阴性(A-T-)的参与者中仅有21%发展为MCI。
血浆A 42/40阴性但血浆p-tau217阳性(A-T+)的参与者随访期间发展为MCI的比例为71%,血浆A 42/40阳性但血浆p-tau217阴性(A+T-)组为23%。根据脑脊液或PET检查对参与者进行分组时,结果与之相近。
血浆A 、血浆p-tau217检测结果不同的参与者发生MCI的比例
进一步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血检结果为A-T-的个体与A+T-的个体MCI进展风险没有差异。而相比A-T-,血检结果为A+T+的个体的MCI进展风险增加681%,A-T+的MCI进展风险增加325%。
不同结果的进展风险
脑脊液检测中,相比A-T-,结果为A+T+的个体的MCI进展风险也显著增加,提高263%(HR = 3.63,P 0.001,95%CI=1.72-7.70),但A T+、A+T 与其MCI风险差异不显著。
PET影像学检查中,结果为A+T+的MCI进展风险远远超出A-T-,增加830%(HR=9.30,P 0.001,95%CI=3.67-23.55),A+T 的MCI进展风险相比A-T-提高175%(HR=2.75,P=0.002,95%CI=1.43-5.27)。
此外,无论是血液检测,还是脑脊液检测、PET影像学检查,研究者们发现结果为A+T+或A T+的个体在认知功能上都表现出更快的下降速度。
研究还考察了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浆p-tau217与脑脊液p-tau217、血浆A 42/40与脑脊液A 42/40之间存在中等相关性(r=0.51,P 0.001;r=0.48,P 0.001),而血浆p-tau217与PET tau标志物、血浆A 42/40与PET A 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较弱(r=0.38,P 0.001;r = -0.35,P 0.001)。
最后,研究者们通过Vuong检验比较了tau与A 组合以及单独使用A 或tau的预测性能。
结果显示,用于识别认知正常的个体是否可能发展为MCI时,A 模型的AUC值为0.66-0.75,而p-tau217模型的性能更好,AUC值为0.74-0.81;当tau与A 组合使用时,性能没有进一步提升,AUC为0.77-0.82。
另一方面,血浆、脑脊液、PET的tau标志物均表现出高特异性,分别为97%、95%、100%,但灵敏度低(34%、45%、17%);相比之下,血浆、脑脊液、PET的A 标志物特异性较低(66%、94%、77%),灵敏度分别为65%、45%、55%。
模型性能对比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示,血浆p-tau217水平升高的老年人在未来十年内更可能出现MCI进展。将血浆A 42/40与p-tau217联合使用并不会得到强强联手的效果,未能改善预测的准确性,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p-tau217阳性个体同时也表现为A 阳性。这一发现强调了血浆p-tau217作为一种独立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识别认知正常但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个体中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血浆p-tau217在预测MCI方面表现出色,但其灵敏度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仍需谨慎解释阴性结果。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验证这些发现,并探讨血浆p-tau217作为一种低成本、广泛可用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揭秘DNA损伤修复的幕后英雄,组蛋白H1去酰胺化或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2025-04-19)
- Nature:科学家揭示染色体端粒保护新机制——RAP1分子如何阻止端粒融合? (2025-04-19)
- 大阪世博会“再生”奇迹!Nat Commun:人类iPSC衍生原始巨噬细胞培养基,成为心脏病治疗“奇兵”,开启心肌再生新时代 (2025-04-18)
- 优化常见病药品准入机制 4岁患儿在沪胜利用药获救 (2025-04-18)
- AD: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改命!北大团队发现,健康生活方式对认知相关预期寿命的影响高于APOE基因型 (2025-04-18)
- Cell:当癌症遇上“祖传代码”——你的基因如何预置肿瘤的生存法则? (2025-04-17)
- Sci Adv:炎症或是机体慢性疼痛和抑郁症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17)
- 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2025年第一季度药品配送环境 (2025-04-17)
- Nature头条:上海交大顾磊磊团队开发AI眼镜,帮助盲人导航 (2025-04-17)
- Nature Methods:你的细胞核正在悄悄变形?颠覆认知的疾病机制革命 (2025-04-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