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科学家识别出参与严重寄生虫病发生的特殊免疫系统蛋白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25 12:07
这项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通过深入了解炎症小体在疾病中的作用,科学家们或能找到一种新方法来调节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在热带病的阴影下,血吸虫病以其仅次于疟疾的危害潜力悄然威胁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这种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而感染人体,其引发的炎症反应常常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然而对于这种疾病的深层机制,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题为 NLRP3 and AIM2 inflammasomes exacerbate the pathogenic Th17 cell response to eggs of the helminth Schistosoma mansoni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血吸虫病严重病例发生背后的神秘面纱。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一种古老而隐匿的疾病正悄然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即血吸虫病,其是由一种名为血吸虫的寄生虫引起,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传播。尽管听起来有些陌生,但血吸虫病的全球感染人数已超过2.5亿,仅次于疟疾,已经成为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甚至死亡等;然而由于血吸虫病主要发生在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中,去常常会被忽视,而且相应的科研投入也相对较少。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科学家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他们发现,血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与人体系统对寄生虫卵的反应密切相关,当寄生虫卵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时,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启动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然而这些防御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却会失控从而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发生,这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理解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感知并应对血吸虫卵对于开发新型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利用小鼠模型深入研究了血吸虫卵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背后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NLRP3和AIM2炎症小体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炎症小体是免疫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其能感知细胞内的危险信号并激活炎症反应。研究显示,当血吸虫卵进入体内后,NLRP3和AIM2炎症小体就会被激活进而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和疾病恶化。
诱导产生的IL-1 和IL-17依赖于Caspase-1和Caspase-8
进一步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名为caspase-1和caspase-8的两种酶在激活NLRP3和AIM2炎症小体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酶类不仅能激活炎症小体,还会促使另一种名为Gasdermin D的蛋白质发生裂解;Gasdermin D的裂解产物会在细胞膜上形成孔洞从而使得促炎细胞因子IL-1 得以释放,进而加剧炎症反应,这一发现揭示了炎症小体激活与炎症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为理解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缺乏Gasdermin D的小鼠在感染血吸虫后,其机体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正常小鼠,这就表明,Gasdermin D在血吸虫病的炎症反应中起到了关键的 推波助澜 的作用,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Gasdermin D在炎症中的重要性,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NLRP3和AIM2炎症小体在血吸虫病中的作用机制。通过详细分析炎症小体的激活过程及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研究人员有望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种疾病的复杂性。此外Gasdermin D的发现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如果科学家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抑制Gasdermin D的活性,或许可以有效减轻血吸虫病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取得了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血吸虫卵中究竟哪些成分能激活NLRP3和AIM2炎症小体,他们仍不清楚。此外炎症小体激活与免疫系统其它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尚未完全理解,未来,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探索这些复杂机制以便开发出更有效的疗法。
血吸虫病作为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日益凸显。这项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通过深入了解炎症小体在疾病中的作用,科学家们或能找到一种新方法来调节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这不仅是对血吸虫病患者的福音,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贡献。(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Madhusoodhanan Suresh Kumar Meena Kumari,Pengyu Liu ,Megan S. Nitchman, et al. , PLOS Pathogens (2025). DOI:10.1371/journal.ppat.101210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机制 (2025-05-04)
- Cell:我国学者揭示大脑“排污网络”的发育和神经调控密码,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方向 (2025-05-04)
- Nature: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炎性肠病的全球地图 (2025-05-03)
- 肿瘤演化的“秘密武器”!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ecDNA维持与DNA损伤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5-05-03)
- Nature Cancer:山东大学姜新义/史本康团队开发原位CAR (2025-05-03)
- JAMA:二甲双胍再显神通!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减轻疼痛 (2025-05-0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大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Nature论文,发现易患癌细胞的共同特征 (2025-05-03)
- Cancer Discov:解锁免疫治疗新钥匙!PLT012抗体助力攻克肝癌免疫难题 (2025-05-03)
- STTT: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团队发现,ACAT1会召集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肠癌! (2025-05-02)
- Science子刊:新研究发现ATP可以防止与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蛋白的有害聚集 (2025-05-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