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肺活量如何?The Lancet Respir Med:人类机体肺活量的丧失始于20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5-21 10:55
来自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为评估肺健康提供了新的基本框架。呼吸是生命的基本需求,而肺活量是衡量呼吸健康的关键指标。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了解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变化轨迹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的一篇题为 General Population-Based Lung Function Trajectories Over The Life Course: An Accelerated Cohort Study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为评估肺健康提供了新的基本框架。
传统观点认为,肺功能在 20-25 岁左右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一个稳定期,直到中老年时期才因肺部衰老而下降。然而,这一模型主要基于一些未能覆盖整个生命过程的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研究人员采用了 加速队列设计 方法,将多个队列研究的数据合并,从而覆盖从 4 岁到 82 岁的整个年龄范围。
研究人员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八个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纳入了超过 30,000 名 4 至 82 岁的个体,这些研究包括英国的埃文郡家长和儿童纵向研究(ALSPAC)、瑞典的 BAMSE 研究、欧洲社区呼吸健康调查(ECRHS)、西班牙的 INMA 研究、荷兰的 PIAMA 研究、瑞士的 SAPALDIA 研究、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纵向呼吸健康研究(TAHS)和荷兰的 Vlagtwedde-Vlaardingen 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强迫肺活量测定法评估参与者的肺功能和肺活量参数,该方法要求受试者在深吸气后尽可能快地呼出所有空气。同时,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有关吸烟和哮喘诊断的数据。
研究发现,肺功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儿童时期的快速增长,第二阶段是缓慢增长直到达到峰值。具体而言,女性的 FEV1(一秒内呼出的空气量)在 20 岁左右达到峰值,而男性的 FEV1 在 23 岁左右达到峰值。令人惊讶的是,研究没有发现峰值之后存在一个稳定期。
研究者 Judith Garcia-Aymerich 解释道: 此前的模型认为,肺功能会在 40 岁之前保持稳定,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肺功能在达到峰值后立即开始下降,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
此外,研究还发现,持续性哮喘和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与以往认为的不同。患有持续性哮喘的人达到 FEV1 峰值的时间更早,且一生中的水平都较低,而吸烟则与从 35 岁开始肺功能下降速度加快有关。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从童年到老年的肺活量演变的全面视图,并揭示了肺功能在达到峰值后立即开始下降的事实。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肺功能模型,并强调了在生命早期促进呼吸健康和使用肺活量测定法进行早期监测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强调,在生命早期使用肺活量测定法检测低肺功能的重要性,这有助于预防成年期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检测低肺功能可能允许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成年期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基于这项研究,我们不仅对肺活量的自然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未来的呼吸健康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这项研究的发现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临床预防和治疗决策以及制药行业的药物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善对肺功能变化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群的呼吸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udith Garcia-Aymerich, Mart de las Heras, Anne-Elie Carsin, et al.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5). DOI:10.1016/S2213-2600(25)0004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你的肺活量如何?The Lancet Respir Med:人类机体肺活量的丧失始于20 (2025-05-21)
- Alzhe Demen:坐太久会“伤脑”?减少久坐或可降低机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2025-05-21)
- 中疾控专家:新冠感化的临床重大性未产生显著变动 (2025-05-21)
- Cell:突破!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功能性人类羊膜囊体外模型,开启胚胎外发育研究新纪元 (2025-05-21)
- Immunity:胡宝洋/滕兆乾团队开发恢复小胶质细胞稳态策略,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思路 (2025-05-21)
- 【官宣定档】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暨2025堇汐·医美外泌体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峰会,9月与您相约! (2025-05-20)
- 华大智造国产测序仪,助力我国学者揭秘太空微生物! (2025-05-20)
- 每天上大号的次数可有大讲究!多项研究:每天排便>3次和每周排便<3次都不好,多种疾病风险明显增加,且粪便性状也有说法 (2025-05-20)
- 2025年度辽宁省医保基金监管航行查看任务方案 (2025-05-20)
- 重庆市规范喷射查看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及医保付出政策 (2025-05-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