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华人团队开发新型PROTAC,治疗多种癌症类型,一作将回国加入南京大学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5-28 09:52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通过重塑树突状细胞(DC)中 STAT3 和 STAT5 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平衡,有效激活 T 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 抗 PD-1 单抗,抗 PD-L1 单抗为代表的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格局。目前,全球已有十余种抗 PD-1/PD-L1 抗体药上市,覆盖 70 余种癌症,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里程碑药物。然而,大多数癌症患者对 ICB 疗法无响应,或很快产生耐药性。这些免疫疗法的效果取决于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肿瘤抗原呈递、T 细胞的启动和激活。然而,树突状细胞中的关键转录因子与 ICB 疗法效果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邹伟平教授、王少萌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AT5 and STAT3 balance shapes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and tumou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周佳佳博士即将入职南京大学,任独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该研究证实,STAT5与STAT3之间的平衡塑造了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和反应,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开发了靶向STAT3 的PROTAC(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可作为单一疗法治疗多种肿瘤类型,还能使肿瘤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敏感。
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和 T 细胞疗法,通过利用免疫系统来清除。然而,大多数癌症患者要么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响应不佳,要么会产生治疗耐药性。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在肿瘤微环境(TME)中树突状细胞(DC)数量有限且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免疫检查点阻断(ICB)难以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C)通过呈递肿瘤抗原,从而启动并激活 T 细胞,进而驱动抗肿瘤免疫反应。与此一致的是,1 型树突状细胞(DC1)浸润增加与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相关。然而,肿瘤微环境(TME)可能会阻碍 DC1 的成熟和功能,部分原因在于破坏性的环境信号。
因此,了解肿瘤微环境(TME)中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形成机制,并探索增强1 型树突状细胞(DC1)功能的策略,对于开发更有效的癌症免疫疗法至关重要。
STAT 信号通路的改变,对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抗肿瘤反应产生深远影响。例如,STAT3常被激活,并在肿瘤微环境中介导免疫抑制。STAT3 的激活会导致多种促肿瘤因子的产生,包括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从而阻碍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和功能。此外,STAT3 信号转导能够抑制辅助性 T 细胞 1 型(TH1)型趋化因子的表达,并抑制树突状细胞向肿瘤的迁移,从而导致 T 细胞被排除在肿瘤微环境之外。
相比之下,STAT5会在诸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信号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推测,树突状细胞(DC)中 STAT5 和 STAT3 转录通路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影响肿瘤微环境(TME)中不同免疫反应的命运,从而决定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的响应。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的癌症患者肿瘤组织的单细胞和批量 RNA 测序数据集。他们发现,在1 型树突状细胞(DC1)中,STAT5和STAT3的转录通路与 T 细胞免疫相关,并且与接受 ICB 疗法的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关。通过基因敲除和药物抑制 STAT3 信号转导,可激活 DC1 并引发强烈的抗肿瘤 T 细胞免疫反应。此外,研究团队还提供了概念验证,表明 STAT3 的药物降解可作为单一疗法治疗多种肿瘤类型,并使肿瘤对 ICB 疗法敏感。
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会重编程了树突状细胞(DC)中 STAT3 和 STAT5 转录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 T 细胞免疫并使免疫检查点阻断发挥疗效。从机制上讲,STAT3 抑制了 JAK2 和 STAT5 的转录通路,从而决定了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命运。
由于 STAT3 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常常被激活,研究团队开发了两种不同的靶向 STAT3 的PROTAC降解剂 SD-36 和 SD-2301。尤其是SD-2301,能够高效降解树突状细胞中的 STAT3 蛋白,并重编程树突状细胞的转录网络,使其向免疫原性转变。在小鼠体内,SD-2301单药治疗对晚期肿瘤以及对 ICB 疗法耐药的肿瘤均有效,且无毒性。因此,STAT3 和 STAT5 转录通路之间的动态平衡决定了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表型,而 STAT3 降解剂有望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 相关报道
-
- 《神经元》:“饿”补神经元!科学家发现,间歇性禁食可以预激活神经元修复能力,促进神经受损后修复 (2025-08-16)
- 《科学》:阿司匹林或能助力癌症早筛!牛津团队首次发现,血小板竟会截留内源cfDNA,阿司匹林等药物会增加血小板内cfDNA含量 (2025-08-16)
- Cancer Cell:朱波/刘新东/贾罄竹团队发现癌症治疗新靶点——DNASE1L3 (2025-08-16)
- 糖尿病治愈疗法,迎来重大突破 (2025-08-15)
- 告别肝衰竭风险?Cell Death Dis研究证实:祖细胞外泌体携带“再生钥匙”JAG1,强力激活肝细胞增殖! (2025-08-15)
- Cell:颠覆认知!线粒体蛋白质进口不只看“地址”,更要看“形状” (2025-08-15)
-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Cell子刊:补充这种肠道细菌,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 (2025-08-15)
- Cell子刊:老药新用!沈柏用/符达团队发现降脂药瑞舒伐他汀有望增强糖尿病相关胰腺癌的免疫治疗 (2025-08-15)
- 清华大学发表胚胎方面最新Nature论文 (2025-08-15)
- 中国科学院发表人工智能机器人最新Cell论文 (2025-08-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