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揭秘4亿多年间代谢在塑造酶类结构演变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14 10:10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揭示了代谢特性如何在4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塑造酶的结构演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AlphaFold2等工具的出现,科学家们能够大规模预测蛋白质结构,这就为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进化开辟了新的途径。作为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蛋白质的结构的稳定性与多样性一直都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课题。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The role of metabolism in shaping enzyme structures over 400 million year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酵母亚门(Saccharomycotina)中11269种酶的结构,揭示了代谢特性如何在4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塑造酶的结构演变。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紧密相关,而代谢网络作为生物体内最大的生化反应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的演变对生物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尽管代谢网络的进化一直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于代谢特性如何影响酶的结构演变仍知之甚少。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来揭示代谢特性对酶结构演变的影响。
研究人员选择了26种高度进化的酵母物种,这些物种涵盖了4亿年的进化历程,通过对这些物种的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试图回答代谢特性如何影响酶的结构演变?这种影响在不同物种、代谢途径和分子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AlphaFold2预测了11269种酶的结构,并结合实验确定的结构数据来分析这些酶在361种代谢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代谢特性在多个层面上能塑造酶的结构演变,比如,参与中心碳代谢和电子传递链的酶结构相对保守,而参与脂质代谢和蛋白质糖基化的酶则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此外,酶的进化还受到反应机制、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代谢通量变异性和生物合成成本的限制。
结构保守区域的分化对应于在物种、途径和分子水平上的代谢特性
研究者指出,酶的进化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受到代谢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强烈影响。比如,参与中心代谢途径的酶,如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中的酶,其结构相对保守,这可能与其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关键作用有关。相反,参与外围代谢途径的酶,如脂质代谢和蛋白质糖基化的酶,其结构则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可能与这些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有关。
研究者还发现,酶的进化受到代谢通量变异性和生物合成成本的影响,低丰度的酶比高丰度的酶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这可能与其在细胞中的代谢通量较低有关,而且,酶的进化受到生物合成成本的限制,尤其是表面残基的进化速率最快,而小分子结合位点的进化则受到选择性约束且未进行成本优化。
综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揭示了代谢特性如何在4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塑造酶的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特性在多个层面上影响酶的结构演变,从物种水平的代谢特化到代谢网络的组织再到酶的分子特性,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酶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代谢网络工程和酶的注释提供了新的策略。(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Lemke, O., Heineike, B.M., Viknander, S.et al..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205-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肥胖与减重——科学家揭秘机体脂肪组织重塑的奥秘! (2025-07-14)
- Nature:科学家揭秘4亿多年间代谢在塑造酶类结构演变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5-07-14)
- Cell子刊:上科大刘雪松团队开发DeepMeta模型,为不可成药癌症预测代谢靶点 (2025-07-14)
- Nature Medicine:你的器官几岁了?一管血揭示11个器官的“真实年龄”,大脑和免疫系统或是长寿的关键密钥 (2025-07-13)
- 创国产新药出海预付款纪录,百利天恒双抗ADC临床试验结果登上Nature Medicine (2025-07-12)
- 《细胞》:发现运动抗癌关键介质!运动可促进肠菌产生甲酸盐增强抗肿瘤免疫,或能助力免疫治疗 (2025-07-12)
- 为什么节食后体重总反弹?ADV SCI:肠道菌群失调驱动大脑“渴望”,加剧暴食且不可逆,甚至还能“传染” (2025-07-11)
- 炸圈了!美国NIH放大招!停掉仅动物实验的研究资助,类器官要逆袭成顶流了?! (2025-07-11)
- Nat Med:即便摄入量很低,超级加工食品的摄入也与更高的慢性疾病风险有关! (2025-07-11)
- 百奥赛图与百济神州达成抗体分子许可协议,加速创新药物开发 (2025-07-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