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北京大学发表腺相关病毒方面的最新Cell论文

北京大学发表腺相关病毒方面的最新Cell论文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16 10:31

这项研究为 AAV 生物学提供了新见解,并为减少与 AAV 载体相关的剂量相关毒性提供了临床可应用的解决方案。

腺相关病毒(AAV)是目前最常用的体内基因治疗载体,已获准用于治疗包括色素性视网膜炎、脊髓性肌萎缩症、杜氏肌症和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这些人类基因疗法的临床成功取决于腺相关病毒(AAV)能否安全有效地转导到多种组织。然而,剂量相关的毒性甚至死亡,以及高剂量相关的转基因表达显著减弱,促使人们深入理解 AAV 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5 年 7 月 14 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晓东教授、悉尼大学Charles G. Bailey、John E.J. Rasko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Analternate receptor for adeno-associated virus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腺相关病毒(AAV)的替代受体 AAVR2(CPD),其在缺乏 AAVR 的情况下,可恢复 E 分支 AAV(包括 AAV8)的转导作用,并为未分类的 AAV11 和 AAV12 提供了一条独立于 AAVR 的专属进入通道。此外,研究团队过表达了一个最小的功能性 AAVR2(miniAAVR2)以增强体内 AAV 转导,从而使低剂量的 AAV也能达到相似的疗效。

目前,腺相关病毒(AAV)的血清型可根据其衣壳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为六个分支(A 至 F)。由于不同的血清型表现出不同的细胞/组织嗜性,因此可以靶向不同的组织/疾病群。腺相关病毒(AAV)不同血清型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其衣壳与宿主蛋白(包括调控转导和组织嗜性的受体)的亲和力。例如,AAV8 是一种广泛用于人类基因治疗的载体,其结构与最早发现的血清型 AAV2 相似度达 94%,但在原性、受体结合和组织嗜性方面存在差异。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腺相关病毒(AAV)的替代受体 AAVR2,即羧肽酶 D(CPD),它与多血清型 AAV 受体(AAVR)不同。

AAVR2 能够介导 E 分支腺相关病毒(AAV)的转导,包括 AAV8,并且为未分类的 AAV11 和 AAV12 确定了一条独特的不依赖 AAVR 的转导途径。研究团队通过冷冻电镜(cryo-EM)表征了 AAV8 衣壳与 AAVR2 之间的直接结合,并确定了接触的氨基酸残基。研究团队观察到,AAV8 通过其可变区 VIII 直接与 AAVR2 的羧肽酶样结构域-1 结合,并证明了缺乏 AAVR2 结合能力的 AAV 衣壳可通过生物工程改造与 AAVR2 相互作用。最后,研究团队过表达了一个最小的功能性 AAVR2(miniAAVR2)以增强体内 AAV 转导,从而使低剂量的 AAV也能达到相似的疗效。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AAVR2(CPD)在缺乏 AAVR 的情况下,可恢复 E 分支 AAV(包括 AAV8)的转导作用;

AAVR2 为 AAV11 和 AAV12 提供了一条独立于 AAVR 的专属进入通道;

分辨率2.32 的冷冻电镜结构确定了 AAV8 与 AAVR2 的结合;

一种最小的功能性的 AAVR2(miniAAVR2)可增强 AAV 介导的基因转移。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