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从肿瘤坏死到转移,中性粒细胞竟藏着如此惊人“秘密”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24 10:10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如何通过引发血管堵塞来驱动肿瘤坏死并进一步影响肿瘤转移。肿瘤坏死一直是癌症研究中的关键现象,传统观点认为其是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营养供应不足的被动结果。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出肿瘤坏死背后的复杂主动机制,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在其中的核心作用。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反应和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其行为会发生改变,甚至促进肿瘤进展与转移。
近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研究 Neutrophils drive vascular occlusion, tumour necrosis and metastasis ,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完成。该研究深入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如何通过引发血管堵塞驱动肿瘤坏死,并进一步促进肿瘤转移,为理解肿瘤进展机制及开发新疗法提供了重要视角。
研究背景
肿瘤坏死是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与肿瘤侵袭性、复发率及转移风险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坏死区域的存在往往预示着更短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此外,肿瘤坏死会改变微环境,包括免疫细胞浸润、血管异常及局部缺氧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还可能促进转移和耐药性。因此,深入解析肿瘤坏死机制对开发新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 200 例乳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发现,坏死肿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短,且腋窝淋巴结转移频率更高,验证了肿瘤坏死与不良预后的关联。随后,利用多种模型(三阴性乳腺癌 4T1 细胞模型、Lewis 肺癌 LLC 模型、自发性乳腺癌 C3 (1)-Tag 模型)展开研究,发现了一种与传统 中央坏死核心 不同的 多形性坏死 坏死区域形态复杂,伴随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
多形性坏死或与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聚集阻塞血流有关
NETs 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细胞外 DNA 结构,正常情况下可捕获病原体,但在肿瘤中,其会与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血管内阻塞物。通过活体成像和血管灌注实验,研究观察到:肿瘤血管中,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 NETs 会阻断血流,导致下游血管床缺氧坏死,这正是多形性坏死的核心成因。这种阻塞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 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数量与未灌注血管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 =0.9410,P 0.0001)。
研究发现,肿瘤会诱导产生一种特殊的 血管限制性 中性粒细胞亚群(Ly6GHigh Ly6CLow),其与传统中性粒细胞(Ly6CHigh)相比,具有独特特性:渗出缺陷:无法响应炎症信号渗出血管,更易在肿瘤血管内聚集;
高 NETs 生成能力:在佛波酯(PMA)刺激下,形成 NETs 的效率显著高于 Ly6GHigh 中性粒细胞;
黏附增强:高表达 CD11c(纤维蛋白原受体)和 ICAM-1,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黏附能力更强,加速血管阻塞。
这种亚群的产生与肿瘤细胞分泌的 CXCL1 有关:CXCL1 会诱导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 - 单核细胞祖细胞(GMPs)分化,增加中性粒细胞输出,且敲除 CXCL1 后,循环中 Ly6CLow 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坏死和转移也显著减轻。
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坏死区域周边( 坏死周边区 )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分析,该区域癌细胞呈现出缺氧应答(Hif1a、Vegfa 上调)和上皮 - 间质转化(EMT)特征 E-钙粘蛋白减少、波形蛋白增加,同时 TGF 信号通路激活。
机制上,坏死周边区的缺氧环境会诱导巨噬细胞分泌 TGF ,激活癌细胞内 TGF 信号,促进 EMT 和迁移相关基因(如 Tnc、Limd1)表达。实验验证显示,阻断癌细胞的 TGF 信号(表达显性负性受体 dnTGF R2)可显著减少肺转移,且不影响肿瘤坏死本身,证明 TGF 是连接坏死与转移的关键分子。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细胞·代谢》:华科大团队发现,慢性压力扰乱“肝-脑代谢轴”,促进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2025-10-03)
- Science:生存的两种“投资学”——伪装是机会主义套利,警戒色是长期价值投资? (2025-10-03)
- Nature子刊:赵蔚团队发现,靶向相分离,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2025-10-03)
- 5年生存率不足10%,“癌王”难治的原因找到了!《自然》子刊发现它们有特殊入侵方式 (2025-10-02)
- Science:迄今最大规模人类蛋白互作图谱发布!系统鉴定了17849组高置信度蛋白互作,其中3631组为全新首次发现 (2025-10-02)
- Nat Neurosci: 激素调控月经周期中的全脑结构动态 (2025-10-02)
- Adv Sci:空军军医大学黄静等人研究阐明ACC依赖机制连接牙颌结构异常与慢性疼痛-情绪共病 (2025-10-02)
- 长寿可以遗传?《科学》研究发现某些优势或能传到第四代 (2025-10-02)
- Nat Commun:南方医科大学张先荣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双调蛋白诱导脓肿附近脂肪前体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变 (2025-10-02)
- Nature:新研究鉴定出蛋白LRP8是蜱传脑炎病毒入侵人类脑细胞的受体 (2025-10-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