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比心脏起搏器更智能!Nature & Nat Med:新植入设备破解脊髓损伤血压难题,手机 APP 即可掌控

比心脏起搏器更智能!Nature & Nat Med:新植入设备破解脊髓损伤血压难题,手机 APP 即可掌控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9-19 13:15

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展的一项国际临床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不仅揭示了脊髓损伤后血压失衡的神经机制,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从而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脊髓损伤(SCI)一直是医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全球每年约有25万人遭受脊髓损伤,其中约3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自主性反射性,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或会引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此外约80%的脊髓损伤患者会出现慢性低血压,这会严重影响其,并导致机体疲劳、认知功能下降、易晕厥,甚至长期增加心疾病的风险。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许多患者仍需依赖保守治疗,比如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缓解部分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日前,发表在Nature和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展的一项国际临床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不仅揭示了脊髓损伤后血压失衡的神经机制,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从而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研究的核心在于研究人员开发一种能调节血压的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该系统能通过在脊髓上植入新型电极阵列,从而连接到一个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电刺激,这种刺激能通过神经调节恢复血压稳定,且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控制,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自主性和生活质量。

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脊髓损伤后导致自主性反射性高血压的神经结构,并发现通过脊髓电刺激就能与这一神经结构竞争从而安全精确地调节血压,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展示了这种神经调节疗法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的低血压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证明了该疗法在不同国家的多个医疗中心都能有效实施。

32岁的Cody Krebs就是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2022年,他在一场车祸中遭受了严重的脊髓损伤,从此只能依赖轮椅生活;由于脊髓损伤,他的大脑无法再控制身体的血压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剧烈,不仅容易发生晕厥,还面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然而,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彻底改变了Cody Krebs的生活,如今他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随时调整血压,这就能减少头晕和疲劳并提高日常的生活质量。

自主神经反射障碍或会触发腰骶和胸下段脊髓的转录活动

Krebs表示,在事故之前,我从不知道血压会如此不稳定,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时,我的血压有时会急剧下降,几乎让我失去意识;而在其它时候,由于严重的神经痛,我的血压会飙升,导致我出汗和严重头痛,现在,我可以通过这个系统随时调整血压,这样我感觉更有精力,思维也更清晰了。

这项研究不仅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还为神经调节疗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研究人员通过精确的神经映射找到了导致血压失控的神经结构,并设计了一种能与之竞争的电刺激疗法,这种疗法不仅能有效治疗SCI后的低血压,还能预防危及生命的血压飙升。

Gr goire Courtine博士表示,他们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脊髓中负责血压失控的整个神经结构,并证明了脊髓电刺激能与之竞争从而安全精确地调节血压,Nature Medicine杂志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疗法在不同国家的多个医疗中心都能有效实施,为设计关键设备试验奠定了基础。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通过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患者就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这种创新疗法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神经调节技术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治疗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ONWARD Medical公司获得批准启动关键试验,研究人员期待这一疗法能尽快惠及更多患者,从而为他们带来新的生活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oriano, J.E., Hudelle, R., Mahe, L.et al.A neuronal architecture underlying autonomic dysreflexia.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487-w

Phillips, A.A., Gandhi, A.P., Hankov, N.et al.An implantable system to restore hemodynamic stabilit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Nat Med31, 2946 2957 (2025). doi:10.1038/s41591-025-03614-w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