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守护“银发时代”!IMpower-132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为老年肺癌患者保驾护航 |
![]() |
免疫治疗守护“银发时代”!IMpower-132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为老年肺癌患者保驾护航
来源:奇点糕 2025-09-20 18:35
针对老年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与铂类联合培美曲塞(PP)方案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及培美曲塞(APP)方案一线治疗疗效继续强势胜出,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获益。作为全球最常见癌症,中位年龄已达70岁,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年龄在65岁及以上[1]。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癌症患者中的老年群体占比还将进一步升高。
目前,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并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3],但老年患者的免疫治疗仍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老年人群伴随年龄增长出现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和衰退,不利于免疫治疗的发挥;同时,老年患者通常伴随多种合并症,基础健康状况较差。这些因素使得老年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更为复杂,极大地考验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4,5]。第二,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数据相对匮乏,如何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年龄和合并症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成为肺癌治疗的重大课题。而中国学者已经在这个课题上,一次次提出了深刻且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答案。
亚洲数据,解疑团
近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议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数据,对老年人群进行了探索[6]。
此次分析聚焦IMpower-132研究中中国和日本队列的老年患者群体,并在中特别纳入合并症因素的考量,将患者划分为三个组:年龄 65岁组、年龄 70岁组以及老年伴合并疾病组(年龄 65岁且至少伴有一项持续性合并疾病)。三组不同治疗组的基线临床和疾病特征均基本平衡。
结果显示,针对老年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与铂类联合培美曲塞(PP)方案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及培美曲塞(APP)方案一线治疗疗效继续强势胜出,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
在 65岁的亚组中(APP组N=55,PP组N=55),APP方案较PP方案延长了中位PFS,分别为12.2个月和5.6个月(HR=0.42,95%CI: 0.27-0.64);OS方面也显示出获益趋势,中位OS分别为24.3个月和19.9个月(HR=0.80,95%CI:0.50-1.26)。
在 70岁的亚组中(APP组N=26,PP组N=28),该人群的生存获益更为明显,APP组与P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5.1个月和5.6个月(HR=0.28,95%CI: 0.14-0.55);中位OS方面,APP方案达到30.8个月,较PP组的15.7个月有较大延长(HR=0.64,95%CI: 0.33-1.25)。
在老年伴合并疾病组中(APP组N=31,PP组N=35),APP方案依旧占据生存优势,APP组、P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2个月和4.5个月(HR=0.27,95%CI: 0.15-0.49),中位OS为30.8个月和15.7个月(HR=0.47,95%CI: 0.25-0.88)。
三个研究亚组的PFS和OS生存曲线
(A. 65岁人群PFS;B. 65岁人群OS; C. 70岁人群PFS; D. 70岁人群OS; E.老年伴合并疾病组PFS; F.老年伴合并疾病OS; PFS: 无进展生存期;OS: 总生存期)
安全性方面,整体来看,老年患者群体的安全性结果与IMpower-132研究整体人群保持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很好提供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能耐受含铂双药化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包括合并疾病患者)中的参考。
施策,护高龄
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NSCLC患者由于体能状况差(ECOG PS2-3)或存在大量合并症等原因而无法耐受含铂双药化疗,对于这部分弱势患者人群,一线治疗又该如何制定免疫治疗策略呢?
这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PSOS试验已为我们进行了解惑[7]。IPSOS试验是全球首个在不适合含铂双药化疗NSCLS患者人群中展开的3期临床研究,纳入453名IIIB或IV期NSCLC患者入组,均因ECOGPS评分2-3或 70岁并伴有严重合并症,而导致无法接受含铂双药化疗。试验中,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分别接受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或者单药化疗(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
IPSOS试验首度证明,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对比单药化疗,能够为不适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显著的OS获益。阿替利珠单抗组相较于单药化疗组的2年OS率翻倍(24% vs 12%)。同时,阿替利珠单抗单药作为一线治疗时,患者报告的健康相关(QoL)功能量表和症状方面表现出稳定或改善,且与单药化疗相比,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16% vs 33%)以及治疗相关死亡率(1% vs 3%)有所降低。该研究为体弱或有合并症的老年NSCLC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治疗依据,填补了这一群体免疫治疗研究的空白。
总而言之,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使老年肿瘤群体所面临的挑战日趋凸显。老年肺癌患者因常合并多种疾病及存在免疫状态,其治疗呈现出多重复杂性,因此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应综合考虑体力评分、合并症情况、器官功能等做出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本次IMpower132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及IPSOS试验结果,提示了阿替利珠单抗凭借其稳定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为老年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拿出 量体裁衣 式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lungb.html
[2]Huang, Q., Li, Y., Huang, Y. et al. Advances in molecular pathology and therapy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10, 186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5-02243-6
[3]Grant, M.J., Herbst, R.S. Goldberg, S.B. Selecting the optimal immunotherapy regimen in driver-negative metastatic NSCLC. Nat Rev Clin Oncol 18, 625 644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71-021-00520-1
[4]Spagnuolo A, Gridelli C. The Role of Immunotherapy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Elder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s (Basel). 2023;15(8):2319. Published 2023 Apr 15. doi:10.3390/cancers15082319
[5]Baladi A, Tafenzi HA, Zouiten O, et al. Immun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Int J Mol Sci. 2025;26(5):2120. Published 2025 Feb 27. doi:10.3390/ijms26052120
[6]陆舜等,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中国济南,2025年9月10日-14日, 摘要号:22270
[7]Ming Lee S, Schulz C, Prabhash K, et al. First-line atezolizumab monotherapy versus single-age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eligible for treatment with a platinum-containing regimen (IPSOS): a phase 3, global,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 The ; Published online 6 July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16/ S0140-6736(23)00774-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诺奖风向标”「霍维茨奖」揭晓,三位学者因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研究获奖 (2025-09-20)
- 免疫治疗守护“银发时代”!IMpower-132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为老年肺癌患者保驾护航 (2025-09-20)
- Nature:成纤维细胞——脑损伤修复的“双面卫士” (2025-09-20)
- 世界首次!登上NEJM:中国学者开发in vivo C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5-09-19)
- Amylin类似物首个单药减重III期数据读出,诺和诺德燃起新希望? (2025-09-19)
- 【9月23日直播预告】非靶代谢流线上分享会——解码代谢动态,探寻疾病机制 (2025-09-19)
- 【参会指南】9月26-27日,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即将开幕! (2025-09-18)
- 西湖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利用孕妇肠道菌群预测早产风险 (2025-09-17)
- Cell:高分子量tau蛋白抑制海马体神经元活动,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衰退 (2025-09-17)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