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代谢》:运动后为啥不想吃饭?科学家发现,运动后的乳酸衍生物Lac-Phe能间接激活厌食性神经元,实现食欲抑制 |
![]() |
《自然·代谢》:运动后为啥不想吃饭?科学家发现,运动后的乳酸衍生物Lac-Phe能间接激活厌食性神经元,实现食欲抑制
来源:奇点糕 2025-10-05 16:35
运动后大量产生的一种名为Lac-Phe的乳酸衍生代谢物,能够通过抑制下丘脑中的AgRP神经元,间接激活下丘脑室旁核中的厌食性神经元,从而实现食欲抑制。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nathan Long和贝勒医学院的徐勇、何洋团队合作发表在《自然 代谢》杂志的最新论文表明[1],后大量产生的一种名为Lac-Phe的乳酸衍生代谢物,能够通过抑制下丘脑中的AgRP神经元,间接激活下丘脑室旁核中的厌食性神经元,从而实现食欲抑制。
这揭示了益处的新维度,即运动不仅通过消耗能量来控制体重,还可通过释放像Lac-Phe这样的信号分子来主动调控食欲。

论文首页截图
2022年,Jonathan Long和徐勇团队联手揭示了运动 副产物 Lac-Phe的独特作用,论文发表在顶刊《自然》[2]。通过分析人类、小鼠和赛马的数据,他们发现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会产生一种由乳酸和苯丙氨酸合成的小分子Lac-Phe。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认为 运动减重仅仅依赖于能量消耗增加 的传统观念,研究表明,直接补充Lac-Phe即可有效抑制肥胖小鼠的食欲,并帮助其减轻体重。
至于Lac-Phe调节食欲的具体机制,研究团队也着手深入探索。
这次,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小鼠实验确认,无论是外周注射还是中枢给予Lac-Phe,都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食物摄入量,且不会引发焦虑、恶心或其他行为异常,表明其抑食效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为探寻作用靶点,研究者运用c-Fos神经元活动标记技术,发现Lac-Phe处理后可明显激活下丘脑室旁核(PVH)的神经元。随后,通过化学遗传学手段特异性抑制这批被 标记 的PVH神经元后,Lac-Phe的抑食效果大幅减弱,证明PVH是其中枢作用的关键节点。
不过,脑片电生理记录显示,Lac-Phe并不能直接改变 PVH 神经元的电活动,暗示其激活可能来自上游输入。利用活性细胞群靶向重组技术(TRAP)等技术,研究者发现这些PVH神经元接收了大量来自弓状核AgRP神经元的投射 后者是大脑中经典的 饥饿中枢 。
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表明,Lac-Phe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gRP神经元的放电。而且即使阻断所有突触传递,该效应依然存在,说明Lac-Phe是直接作用于AgRP神经元。
在自由活动小鼠中,光纤记录技术实时捕捉到Lac-Phe注射后AgRP神经元活动的迅速下降;通过基因手段清除该群神经元后,Lac-Phe则不再引起抑食效应。这些结果一致表明,AgRP神经元是Lac-Phe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靶标。
在机制层面,研究者揭示Lac-Phe通过激活AgRP神经元上的KATP离子通道,引发钾离子外流和细胞超极化,从而降低其兴奋性。使用KATP通道阻断剂可完全取消Lac-Phe的抑制效应,而在AgRP神经元中特异性敲除KATP通道后,Lac-Phe的抑食作用显著减弱,从药理学和遗传学两方面验证了KATP通道的关键介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Lac-Phe的生理意义远不限于运动后的短期抑食。该代谢物在治疗后、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乃至某些代谢疾病状态下也会升高,提示其可能是连接外界刺激与能量平衡调控的一个广泛信号分子。另外,在AgRP神经元被特异性激活的动物中,运动引发的抑食效应明显减弱,再次表明Lac-Phe对AgRP神经元的抑制是运动获益的重要机制之一。
这项研究系统地揭示了运动的 副产物 Lac-Phe通过AgRP PVH神经环路调控食欲的精细机制,为理解运动益处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针对Lac-Phe信号通路的深入探索和药物开发,有望为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Liu, H., Li, V.L., Liu, Q. et al. Lac-Phe induces hypophagia by inhibiting AgRP neurons in mice. Nat Metab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377-9
[2]Li, V.L., He, Y., Contrepois, K. et al. An exercise-inducible metabolite that suppresses feeding and obesity. Nature 606, 785 79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828-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代谢》:运动后为啥不想吃饭?科学家发现,运动后的乳酸衍生物Lac-Phe能间接激活厌食性神经元,实现食欲抑制 (2025-10-05)
- 80亿美元收购Merus,Genmab的转型大棋局 (2025-10-05)
- Nature Biotechnology :里程碑式突破!研究人员成功建立具备生殖系传递潜能的通用鸟类胚胎干细胞系 (2025-10-05)
- Science:高彩霞/邱金龙合作开发植物体内快速定向进化技术——GRAPE (2025-10-04)
- Cell系列综述:北京协和医学院李宁/王书航总结ADC药物在精准癌症治疗中的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2025-10-04)
- 《自然》子刊:发现新促癌T细胞!科学家发现,衰老相关癌症并非T细胞耗竭不抗癌,并找到一种功能正常但促癌的T细胞新亚型 (2025-10-04)
-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大豆方面的Cell论文 (2025-10-04)
- Nature Biotechnology:西湖大学原发杰/常兴团队等开发ProTrek,以自然语言“导航”蛋白质宇宙 (2025-10-04)
- 《细胞·代谢》:华科大团队发现,慢性压力扰乱“肝-脑代谢轴”,促进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2025-10-03)
- Science:生存的两种“投资学”——伪装是机会主义套利,警戒色是长期价值投资? (2025-10-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