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假日就医”市场潜力大 亟待规范

“假日就医”市场潜力大 亟待规范

  大量公立医院纷纷打出“假日休息”的旗号,但在另一方面,大批民营医院大张旗鼓地搞“专家会诊”“名医出行”……
 
  公立医院“闭门谢客” 民营医院“筑巢掘金” 
  90%以上明确黄金周期间正常上班的医疗机构为民营医院,而省级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级人民医院和三甲医院等公立医院,基本上明确10月1日至3日为休假期间,除急诊外,基本上没有医生值班,4日之后,才有医生正式上班。


  广西一家民营医院的董事长黄克楠用“筑巢掘金”来形容民营医院面对黄金周的心态:“民营医院无论从医疗设备、技术、人气,都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黄金周成为提升人气、赢得客户群的关键时期。


  绝大部分民营医院会在黄金周不遗余力地邀请名医就诊,并大肆宣传。”黄克楠说:“稍有名气的民营医院,每年‘五一’‘十一’假期的医疗收入,甚至要比平时三个月的收入还高。”
 
   “医疗旅游”潜流涌动
  美国客商柯尔特来到柳州市中医院主任医生赖跃进处就医。他说:“我犯的是老年慢性病,美国、欧洲的医生都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针灸、按摩效果都不太明显,靠吃赖医生开的中药,哮喘好了不少,进入秋季,我还想好好听听他给我的养生建议。”

 

  从事旅游业已经20多年的章程逊告诉说,最近10多年来,广东、云南、湖北、广西等省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在黄金周期间前往欧美等国家,接受体检等医疗服务。


  他说:“这些医疗市场也非常火爆,人群定位很明确:前往美国的客人主要进行基因检测,防癌抗癌;前往瑞士的大多是一些模特和演员,主要是注射羊胎素和肉毒杆菌,为的是保持年轻活力;前往日韩等国的,则主要为整容和美容。”


  最近几年,也有不少美国、欧洲的客人前往中国内地,寻医问药,但找的都是当地最有名的中医,其中以正骨、针灸、按摩最为火爆。
 
  “医疗旅游”遭遇多重困境
  一:“跨行整合”步履艰难。“医疗旅游”跨医疗服务和旅游两个行业,医院只懂医疗服务,对于如何办理出入境手续、签证等则一头雾水,旅游行业由于不懂医疗,对于只能收取往返机票费、住宿费的客源,兴趣不大。
 
  二:“资源共享”难以实现。不少医疗服务机构属于“单向服务”,只懂得境外或者境内的医疗机构,难以将患者的需求进行“定位分诊”,导致患者就医需求被延误。
 
  三:“短期诊断”难以成为“长期治疗”。以旅游签证的方式出国就医的患者,由于签证时间有限,时间一到就必须返回国内,就诊的医院医生又必须重新预约,反复折腾,反而延误了病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