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药品安全传递给群众 |
![]() |
“关注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警惕罗格列酮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我国停止西布曲明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当您通过医生、媒体了解到这些药物安全信息的时候,也许您还不知道,这些药品安全性信号都来自于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部门,来自于相关工作人员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
国家局药品评价中心药品安全不良反应监测处是唯一的国家级上市后ADR监测、分析、评价技术支撑部门。该处共有14位同志,平均年龄只有34岁。这些年轻的工作人员所坚持的理念就是--“不因工作繁琐而懈怠,而以繁琐工作所体现的价值为自豪”。
做药品ADR监测工作,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如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危害的蔓延。正是这种责任意识推动着这支年轻的队伍不断迎接挑战,稳步前进。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于1999年。面对我国ADR监测起步晚、基础薄弱的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处在中心的领导下建制度、抓规范、强基层。
几年来他们建立了“全国药品安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制度”,在制度层面保障了“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创建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信息快速反馈”等制度,丰富了药品风险管理手段;制定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追踪调查工作规范(试行)》等10余项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提升对应急事件的管理水平,有力促进了监测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
发展之根本在体系,体系之根基在基层,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推动下,该处积极开展了基础性调研和论证,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ADR监测技术体系。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发展,我国ADR监测体系覆盖到31个省市区、解放军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大多数省市区建立了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一些省市区的监测网点直达乡级卫生院甚至个体门诊部。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线基层用户为33878个。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和公众对药品安全不良反应信息的需要,该处还通过通报、快讯等方式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目前共编发《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34期,其中2010年发布了10期,编发《药物警戒快讯》91期。
据悉,目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设项目正在紧张实施阶段,该项目将大大提高监测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ADR监测技术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今后将有更多的“药品安全性信号”传递给公众,从而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 相关报道
-
- 研究揭示两条催产素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介导小鼠救援行为 (2025-05-14)
- 胖友福音!iScience研究发现,Akk可调节肠道真菌和代谢物,经PI3K/Akt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 (2025-05-14)
- Nature:不止DNA序列!染色质环化是何时、为何诞生在动物身上的?这项研究找到“遗失的环节” (2025-05-14)
- 术后辅助适应症获批,阿美替尼加速三代EGFR (2025-05-14)
- Immunity:衰老癌细胞释放线粒体DNA,破坏抗肿瘤免疫 (2025-05-14)
-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2025-05-13)
- Natu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果蝇大脑完整的神经系统地图 (2025-05-13)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