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药企竞争者突起 |
![]() |
不难看出,原研药降价只是外企"准国民待遇"时代的开始,而深谙中国经营之道的外资药企显然对此也早有准备。
IMS中国区总监方芳指出:"在研究外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其经历了3个阶段,从仅仅建立办事处到与中国合资办厂,再发展到目前的花巨资把核心的研发中心建在中国。这说明,目前如辉瑞、拜耳、诺华、强生、默沙东等主要的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的投入都已经是全方位的了。"
国家在2009年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涉及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改革,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解决支付能力和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问题。
在新医改的驱动下,国家"全民医保"体系正在建立,截至2010年10月,三大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村合作医保加起来的总参保人数已覆盖全国人口的90%。同时,医保支付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将有力促进居民用于医药保健消费的意愿,释放出更大的医疗需求。
中国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投入也在不断扩大,国家2009~2011年3年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医疗改革,并且中央政府的医疗投入目前仅占25%左右,相对美国的46%仍有差距,今后国家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仍将扩大。
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为755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全国医院用药总规模为4520亿元,同比增长22.5%;药品零售市场约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17%;以社区医院、乡镇医疗卫生院为主的第三终端市场全年规模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约27.9%。
作为全球医药市场的超级新星,未来1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到2019年将达到40188亿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已经引起了全球跨国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与布局,外资公司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渗透中国市场,其目标已从原来仅关注高端市场发展到兼顾整个基层市场。
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尽管中国医药市场的前景充满机遇,但伴随中国医药经济30年的成长,本土制药企业的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
外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近几年在高端医院总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减少,国内品牌仿制药份额在增加。而基层医院市场以及OTC市场则本土制药企业强手如林。竞争对手的追赶速度正在加快,同时中国医药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迈威生物靶向 CDH17 ADC 创新药 7MW4911 临床试验申请获 NMPA 和 FDA 受理 (2025-08-01)
- Cell Stem Cell:邓宏魁团队首次将人类血液细胞化学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2025-08-01)
- 微芯生物透脑Aurora B选择性抑制剂CS231295片美国IND获FDA批准,推动全球临床开发进程 (2025-08-01)
- 华大智造AI智能体成果登Nature子刊:靶向测序引物设计工具PrimeGen (2025-07-31)
- 护肝片哪个牌子最好?2025年十大护肝片排名出炉,优势、适用人群全解析 (2025-07-31)
- 鹏瑞利集团、陆家嘴管理局和陆家嘴集团签订三方合作战略协议 拟设立上海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 (2025-07-31)
- 《自然·医学》:教育救不了大脑衰老?!33国17万人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与更好的记忆能力有关,但未能减缓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 (2025-07-31)
- 截至2025年6月,生养保险参保人数已到达2.53亿人 (2025-07-31)
- 上海联袂长三角打造国度级平台 尽力买通西医药结果转化症结环节 (2025-07-31)
- 小细胞肺癌攻坚100年:起势,突破,新疗法爆发 (2025-07-3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