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企战略重叠的现象愈来愈严重

药企战略重叠的现象愈来愈严重

  伴随着医药产业竞争和集中度的加剧,战略重叠的现象愈来愈严重。进一步的处理智慧则显示了医药企业家们的远见和竞合思维。在民营企业之间,因为战略重叠而生的冲突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和解方式。各方都能理性对待,不争一时之气,着眼长远、相互妥协、以和为贵。

 

  譬如,葵花药业的胃康灵是其发迹的当家产品,对企业自身而言可谓是命根子,而另一家风生水起的OTC企业仁和药业一度也在各大卫视上高调推出了自己的胃康灵产品,这很快引起了葵花药业的警觉,经过双发协商,最终仁和药业该产品退出了卫视广告,避免了一场恶性竞争。

 

  在妇科洗剂市场,仁和的妇炎洁和恩威的洁尔阴并称双雄,双方在大众传播中都投入了极大的财力和智慧。其中就有策划公司让洁尔阴在广告中直接针对妇炎洁的攻击性广告宣传,这显然是仁和药业所无法容忍的,因为妇炎洁是仁和药业的拳头加核心,最后这起广告内容之争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两家同类竞争企业相安无事。

 

  在国有企业之间这类竞争有恶化趋势。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表明,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只有491家,约占全国药品批发企业总数的3.7%;超过1.2万家各类小型商业公司瓜分不足15%的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大量中小流通公司目前被PE的估值普遍在15到20倍,几乎与公司独立上市的市盈率相当,而流通公司众所周知的微薄利润是一定无法支撑这个预期的。

 

  泡沫太大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国药、上药、华润等国有企业对有限商业资源的疯狂争夺。国药自2009年在香港上市并成为全球医药流通市值第四大公司后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压倒性的并购战车,其战略核心就是先进行面上的覆盖,再行升级改造。

 

  新上药重组,并打出了华东、华南、华北为重点区域的全国性医药分销网络格局,该三大市场容量占全国医药消费市场的比例超过70%。上药先后收购了广州第三大分销商中山医,重组福建医药公司,最后收购中信医药直接拓展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医药分销网络资源。

 

  上药进入北京市场之前,华润系北药已经开始向周边省份快速拓展。最鲜明的例子是以10亿元资金收购苏州礼安,被看作是首次跨过长江以南,正面和“新上药”进行“贴身肉搏”。

 

  国药、上药、华润的战略布局都是要一统全国医药分销市场,其战略重叠清晰可见。而其国有背景更助长了其董事会或领导人直接卯足了劲往大了玩,正像一民营企业老板的直言,你给他们领导40%的股份,他们是绝对不会这么经营企业的。

 

  这些严重的战略重叠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市场泡沫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范畴。尤其是在一个像流通这类快速走向集中的细分领域市场,其非理性商业竞争的行为将对这个市场本身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大输液领域,传统的四巨头科伦、北药双鹤、石四药、鲁抗辰欣等遥遥领先,尤其是科伦目前已经拿下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科伦老板刘革新的战略思维是要在第一集团军内形成战略竞合,对于现有各领军医药企业的基础市场不实行抢夺,相互留存适度空间发展。但也有企业不顾一切的跑到科伦家门口成都争食市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