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
![]() |
“毒糖”威胁着糖尿病患者
专家告诉人们:说起糖尿病的“毒糖”,其实并不陌生。人体内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超出正常标准,达到一定的界限,以致出现尿中含“糖”,就叫糖尿病。这里的“糖”被称之为“毒糖”,“毒糖”是血糖忽高忽低、糖尿病难以治愈的罪魁祸首。
“毒糖”与一般血糖同为生物小分子,却只起破坏作用,就像遍布血液的无形毒虫,偷偷地侵蚀各种功能蛋白,不断增加血糖中的胰岛素识别盲区,造成胰岛素无法结合受体,血糖难以转化为人体正常能量。大量未代谢的血糖滞留血液中,致使血糖居高不下,最终形成糖尿病。并不是糖尿病病人的尿中都有糖,尿中有糖未必是糖尿病,关键是血糖是不是升高到一定水平。
“低血糖”也可能是糖尿病
专家说:人们往往只知道糖尿病患者是高血糖,其症状是“三多一少”,描述的是“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以及体力和体重的下降”。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饮症状”;约有一半的糖尿病病人有“吃得多”的症状;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一少”。但许多糖尿病患者目前并不清楚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而且也存在着低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的表现实际上就是有的糖尿病病人所说的,他们的最早症状不是“三多一少”,而是餐前饥饿难忍。其实这就是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或者前期,病人身体内胰岛素分泌的量虽没有明显减少,但分泌开始变得迟缓而与血糖水平不一致,餐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出来,致使血糖升得过高;下顿餐前血糖下来了,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引起餐前饥饿难忍。以后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素分泌越来越少,这种餐前低血糖就不再发生了。
饮食过烂软也得糖尿病
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讲:自己是烟、酒、茶、糖、饮料一概不沾,怎么也得了糖尿病?专家告诉他,如果你在饮食上,特别是在烹饪的过程中时间太长,比如熬粥时将米煮得过烂,或者经常吃烂面条等等,因为食物烹饪的过烂时,使食物链缩短,导致其中的单糖转化速度加快,致使血糖升高,所以尽管表面上看远离甜食,实际上是你的饮食习惯让你迈进糖尿病的行列。病人一听,恍然大悟,说我就是爱吃特别烂糊的食物。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