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养生 夏季吃出来的秘密 |
![]() |
一、注意喝粥的正确时间和量:喝粥也有个最佳时间,一般三餐均可食用,但以晨起空腹食用最佳。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强的人,早晨喝粥尤为适宜。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值得注意的是,五谷杂粮虽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疗功效,但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如腹胀。
二、糖尿病人喝粥注意事项:糖尿病人早餐喝粥会使血糖升高。一般来说,凌晨2点到中午12点之间,由于激素分泌的原因,血糖普遍会升高。而粥本身是碳水化合物,且消化得快、吸收得快,血糖高得也快,对血糖控制不利。所以,糖尿病人晨起最好不要喝粥。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还是可以的。
喝粥应适量,不宜过多。喝粥时应当慢慢地喝,拉长时间,这样血糖升高的速度也会随之缓慢。喝粥最好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对稳定血糖有帮助的营养食品。尽量不喝熬制时间太长的粥,因为这样的粥糊化程度高,不利血糖控制。煮粥时可放入淮山药、五味子、瘦肉等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煮粥最好选用粗粮,如高粱、玉米糁、燕麦片、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不仅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还能使血糖降低。
三、不宜食用太烫的粥:跟喝汤的原理是一样的,常喝太烫的粥,会刺激食道,容易损伤食道黏膜,引起食道发炎,造成黏膜坏死,时间长了,可能会诱发食道癌。
四、不宜食生鱼粥:生鱼粥就是把生鱼肉切成薄片,配以热粥服用。很多南方人,特别是沿海一带喜欢这种吃法。生鱼粥多用鲤鱼的鳞片或肉片,这些生鱼肉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寄生虫进入人体,由肠内逆流而上至胆管,寄生肝胆部位,会引发胆囊炎或导致肝硬化等。所以,最好少食生鱼粥,可以将鱼片做熟了配粥食用,味道同样很鲜美。
五、孕妇不宜食用薏米粥:薏米粥虽然营养丰富,食疗效果佳,但并不适合孕妇食用。因为薏米中的薏米油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食用对自身和胎儿都不好。
医药网新闻
二、糖尿病人喝粥注意事项:糖尿病人早餐喝粥会使血糖升高。一般来说,凌晨2点到中午12点之间,由于激素分泌的原因,血糖普遍会升高。而粥本身是碳水化合物,且消化得快、吸收得快,血糖高得也快,对血糖控制不利。所以,糖尿病人晨起最好不要喝粥。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还是可以的。
喝粥应适量,不宜过多。喝粥时应当慢慢地喝,拉长时间,这样血糖升高的速度也会随之缓慢。喝粥最好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对稳定血糖有帮助的营养食品。尽量不喝熬制时间太长的粥,因为这样的粥糊化程度高,不利血糖控制。煮粥时可放入淮山药、五味子、瘦肉等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煮粥最好选用粗粮,如高粱、玉米糁、燕麦片、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不仅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还能使血糖降低。
三、不宜食用太烫的粥:跟喝汤的原理是一样的,常喝太烫的粥,会刺激食道,容易损伤食道黏膜,引起食道发炎,造成黏膜坏死,时间长了,可能会诱发食道癌。
四、不宜食生鱼粥:生鱼粥就是把生鱼肉切成薄片,配以热粥服用。很多南方人,特别是沿海一带喜欢这种吃法。生鱼粥多用鲤鱼的鳞片或肉片,这些生鱼肉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寄生虫进入人体,由肠内逆流而上至胆管,寄生肝胆部位,会引发胆囊炎或导致肝硬化等。所以,最好少食生鱼粥,可以将鱼片做熟了配粥食用,味道同样很鲜美。
五、孕妇不宜食用薏米粥:薏米粥虽然营养丰富,食疗效果佳,但并不适合孕妇食用。因为薏米中的薏米油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食用对自身和胎儿都不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