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保健品品牌动态 > 对保健品盲目消费竟成造假重灾区

对保健品盲目消费竟成造假重灾区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发展迅猛,年销售规模已达1000亿元人民币。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逐渐成为掺杂造假的“重灾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或者假冒药品进行销售,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埋下重重隐患。

 

  前段时间一直备受关注的血燕事件就与此类似。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违规现象不仅屡禁难止,而且花样不断翻新。用普通人参加胶水拼接而成的“野生参”,浸水后能搓出一团泥巴的“冬虫夏草”,腹腔中灌入了石灰粉的“海马”,色素染成的“血燕”,硫磺熏制的“白参”。随着近年来药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各种名贵中药材的价格一路走高,部分品种甚至供不应求。

 

  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兽医局总监阿布德-阿齐兹-本-贾迈勒丁表示,马来西亚出产的保健品燕窝都是“白燕”,没有所谓“血燕”,“血燕”只是商家为了获取更高利润而制造的噱头。马来西亚一些业内人士也透露,“血燕”其实是在加工作坊里,对白燕窝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造假者会把鸟粪厚厚地铺一层,然后隔着木板或网架在上面放燕窝,打开取暖器对整个环境加热,一周后打开盒子,燕窝就成了“血燕”。

 

  按照上海市政府为期半年的集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药品市场活动统一部署,上海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期联合开展“亮剑”行动,依法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近期,相关部门连续三次发布查禁通知,对被检出违禁成分的“粒可瘦田田雪清减润肠胶囊”等37个批次保健品实施全面封杀。

 

  “在产品中违规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成分,已成为国内减肥类保健品的一大顽症。”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察处副处长戚柳彬说,“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作用,我国已于2010年停止西布曲明的生产销售,但一些地下窝点仍然偷偷使用。”

 

  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和伏击,监管部门查明,犯罪嫌疑人杨某自2009年起,从广东等地购入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保健品半成品胶囊,然后在江苏宿迁的制假窝点进行包装,运往上海销售。目前,4089件添加违禁成分的保健品已被依法查控。在150项次检测中,有96件次产品被确认为非法添加,其中减肥类保健品的合格率仅为25.2%。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