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医药招商企业要抓住招商本质

医药招商企业要抓住招商本质

  X医药招商企业去年销售额约4.3亿元,以OTC药品为主,利基市场在华南,每年有二三千万元的广告投入,在全国有三四百人的终端推广队伍,董事会要求2011年销售增长18%。事实上,这几年来,该企业业绩并不稳定,始终不能越过5亿元大关,低谷时还下跌到2亿多元。营销老总很困惑:“企业这些年用了不少OTC营销的新招,已经很难有创新了。别的企业也这么做,为什么能完成增长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企业都在制定宏伟的五年发展目标,目标很给力,但营销老总很犯愁:“我们没有增长的欲望,却有增长的压力。”


  医药营销的创新太难了,OTC营销就这几种模式:有钱就做广告,没钱就让连锁做首推;有队伍就做分销、促销,没有队伍就只能做招商、代理。医院营销更简单,招标、物价、医保前三关,勾标、进药、上量后三关,均非销售经理个人所能左右。医药代理网指出医药行业很难像其他行业那样,一个创新成就一个企业或一个业态,做得好的药企往往靠多年品牌积累和战术、服务细节的相对优势而胜出。


  虽说医药招商行业进入了“黄金十年”,但从微观来看却像是陷入了迷局,近几年,市场上并未冒出令人耳熟能详的OTC品牌就可见一斑。如表所示,各种模式似乎都已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广告过度忽悠、商业大量压货、终端单一促销、企业粗放管理,厂家也许只要“过得比我好”,哪顾得上商业、终端等供应链的各方利益,销售区域经理们“过一年算一年”的心态,造成厂家频繁的换防换将,更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营销老总的迷惘就在这里。无论采取何种模式,自身主体和相关利益者都不满意。医药代理网以广告拉动模式为例,即使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产品也不太可能提价,而广告费用增长惊人,不投广告不行,投了也不一定行,董事会对利润的高要求便成为营销老总的两难选择;销售达不到进度,唯有向渠道压货,造成经销商不满;为了套现,经销商冲窜货或低价抛货,就会影响终端价格和利益;终端的低价又反过来压制商业和厂家,形成恶性循环。

   
  医药招商企业的本质是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投资人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客户是企业的动力,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要使整个供应链都有价值,各个链主都满意才符合营销的本质。做不到让制药的员工满意、让卖药的经销商满意、让买药的消费者满意,就无法冲破医药营销的迷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