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的药品“限价令”异化为“淘汰令” |
![]() |
近日,据最新媒体报道药品“限价令”本是对市场失灵的有效修补,可针对药品的多轮“限价令”,往往遭遇限价药“一降就死”,被下架撤货停产,要么遭限价的药又“改头换面”后以更高的价格上市。那些被“淘汰”的药,多是效果好的常用药,如被称为“救命药”的鱼精蛋白和一些常用药。
药品领域的“限价令”,其依据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中国医药市场的“限价令”作为一种市场干预措施,利用价格杠杆,介入药品产生、流通及使用环节,其效能的观察点在于能否矫正市场的失灵,恢复供给与需求的最佳自我调节能力。而药品“限价令”,除了作为市场干预手段外,它同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管理手段,对药品价格予以最高限价保护,以避免药价被抬得太高时损害公共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利益。
中国医药市场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医院占据优势的买方市场,另一个是药品批发管理部门把持的药品零售市场。第一类市场问题的根因在于“以药养医”,医院追求更能创造利润的药品,高价药自然受到偏好;第二类问题的根因则在于“流通垄断”,处于中介位置的第三方对政府管制的产品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它出于流通管理的便利,趋向于更少行政管理负担的药品,药品“限价令”上榜药的甄别与分类及核查,都是有成本的。
药品“限价令”越是偏重市场矫正,其“目标挫败”的可能越大,倒不如承认“限价令”的非市场功能,以公共管理功能出发,宏观和系统地进行调控,加以配套日常性管理,打击规避行为。由于其服务于公共目的,对因这一目的实现而使一些药商付出“不公平”或“不相称”损失时,国家管理部门就要建立“补偿机制”相救济,以鼓励其不减产或不停产重要的和难以替代的药品,而对于一些战略性药品和器械,国家应有“储备制度”,在紧俏和脱销时予以释放,满足公众就医的需求。均衡地看,“限价令”如果能还原其市场干预功能,成本应该最低,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改革医药流通管理体制和医院过度依赖“以药养医”体制就势在必行。

- 相关报道
-
- Science: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仿生膝盖假肢,让截肢者重拾自然运动感知 (2025-07-29)
- EHP:产前母体暴露于PFAS会影响婴儿的免疫力 (2025-07-29)
- Lynside酿酒酵母布拉迪3799:多重作用机制,强健肠道微生态 (2025-07-29)
- 疫苗行业“破壁者”:百克生物以技术革命改写市场规则 (2025-07-29)
- 经前期综合征不只是“小情绪”?研究发现:女性出现这些症状,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升10% (2025-07-29)
- 北京摸索公立病院改造:增强对儿科等单薄学科支持 (2025-07-29)
- 两办印发《育儿补助轨制施行方案》 (2025-07-29)
- Cell重磅发现:这两个人类特有的重复序列基因,让人类大脑进化得更大更复杂 (2025-07-29)
- 德琪医药希维奥®在华获批第三项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二线治疗新方案 (2025-07-29)
- 绿野仙境遇见"骨相支撑"魔法 优法兰闪耀IMCAS展现中国医美创新力 (2025-07-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