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健康之路 > 中国加入WTO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的保健品行业亦然。不经意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开始被洋保健品“蚕食”:

人参,在中国传统滋补品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参类市场在西洋参和高丽参的夹击中,国产参已渐渐处于下风,两洋参基本已成为参类消费的主流。

“白兰氏”鸡精也在不知不觉中挤进了我们的超市、药店和商场,而中国老字号“同仁堂”的“乌鸡白风丸”、“十全乌鸡精”已难觅踪影。

孕妇、婴儿的断奶食品也基本被“雀巢”等几家外资产品占领。

“红牛”饮料竟在没有遇到一个对手的情况下,成为中国功能饮料的霸主。

“仙妮蕾德”、“安利”等一些资本雄厚的洋保健品的传销网络已布满中国大、中、小城市,在我们还在努力区分“传销”与“老鼠会”有何区别时,其已开始进入中国广大农村市场。

美国阿拉斯加鱼油、鲨鱼软骨等一些洋保健品也开始在我们生活中时有所闻,美泰宁、瓜纳拿等一批新洋保健品也正准备列队登上中国市场…

这一形势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而变得雪上加霜。一些国际级大财团早己把目光瞄向了中国的保健品市场。

保健品销售约占全球销售总额15%的葛兰素史克公司台并后开始在广东试水保健业,其中国总裁保罗・卡特(Pauler

cafter)表示:“先在广东做一个试点,看大众消费品市场怎样。如果势头很好的话,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将全面铺开。”

位列世界500强前茅的美国杜邦公司,其生命科学领域中营养与保健的TAKE

CARE(素康宝)系列产品已开始全面进入中国。TAKE

CARE是集杜邦生命科学领域中多项成果于一身的结晶,它含有优秀品质的蛋白质及异黄酮,是杜邦公司致力于在华长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产品之一。

号称加拿大第一保健品牌的健美生公司斥资5000万美元在珠海建厂,从2002年5月开始,这家全球保健品领袖级的企业将在中国投放产品,而且在该年底之前将陆续投放20个产品。其中国公司的经理李杰宣称,健美生公司不会走中国保健品的老路,而要在中国推行一种规范的运作模式。

2000年7月,美国辉瑞公司携其保健药品“万艾可”,登陆中国,被中国媒体看成“狼真的来了”。这种也被称作“伟哥”的蓝色药片在中国很多大城市都引起了空前轰动,有的城市甚至几干人冒雨排队购买,令国内的“土伟哥们”汗颜不已。万艾可的风暴如猛龙过江,处于胶着状态的中国性保健品瞬间被激活。据辉瑞公司华南地区销售负责人介绍,自登陆中国内地以来,万艾可已获得3000多万人民币的销售业绩。

保健品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接受,这为加入WTO的中国保健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保健品业有期望走出国门,与世界市场共生互动。

目前,已有20多家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在中国设立分厂。据统计,近5年来,国外保健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每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欧美企业在中国销售的保健品已达500多种。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预测,今后几年,美国保健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将依然火爆。面对这种背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却是喜忧参半。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各为52.9%和56.8%,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而这一阶段正是保健品风行之时。近几年中国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速度,这说明老百姓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然而从绝对数来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水平还很低。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仅占社会总体消费品销售总额的1.47%;全国城乡人均保健品企业数目众多但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低水平重复品种生产多,成规模的品种少,形成保健企业“多而弱”的现状,而国外企业却是“大而强”。

当然,中国加入WTO,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的保健品行业亦然。

我国具有五千年中医中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这个传统又是可以与现代健康理念、现代科学原理接轨的。同时,我国保健品业不仅具有悠久的传统,而且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企业层面来看,在一些老字号焕发青春的同时,更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企业。中药作为一个有希望的产业,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即将执行的“十五”计划中,不仅写进了“现代中药”这个概念,而且作为一个中药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此外,中国具有中药天然资源的垄断优势给了我们硬件基础。

就国际范围来说,营养保健已成为全世界所关心的问题。健康食品在发达国家掀起热潮,“以食代药”渐渐成为时尚。人们认为,研究有效的保健食品,可以减少社会巨大的医药费用,通过食品预防疾病,调节人体机能,是利国利民的有效方法。保健品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接受,这为加入WTO的中国保健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保健品业有期望走出国门,与世界市场共生互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