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国际化在挑战中找寻机遇

中药国际化在挑战中找寻机遇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发展,中药国际化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中药国际化发展来说需要谋求的是在挑战中找寻机遇。


  近10年来,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植物提取物出口年均增长率达19.5%;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单纯依赖于香港的转口贸易,而是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的目标市场;中药产品对欧盟和美国等传统出口市场增长稳定,对东盟市场出口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包括非洲在内的新市场也开始接纳和使用中药;截至目前,中医药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包括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新加坡等在内的多个国家以立法形式承认了中医地位。与此同时,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然而,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引起业界的注意。


  从宏观的中药国际化市场角度来看,我国中药进出口增长虽然明显,但是与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其他医药子行业相比,增速相对较慢。中药行业的“可比净出口指数”(NTB,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生产率优劣势程度)已从2001年的0.441增长至2011年的0.531,提示中药出口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倡导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的今天,中医药行业依赖原料输出换取的贸易顺差,对行业发展来讲不是长久之计,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制剂产品出口,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微观的中药国际化企业构成来看,结合2011年市场份额进行分析发现,数量占比76.2%的民营企业,其市场份额为51.6%;数量占比11.4%的国有企业,其市场份额仅为19.4%;而占比12.1%的三资企业,市场份额高达28.9%。需要注意的是,数量占比仅7.5%的外商独资企业,其市场份额却高达15.6%。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过程中,虽然我国中药企业的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已经从2001年的3家增长至2011年的30多家,但是我国中药产业集中度水平仍非常低,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缓慢发展和恢复期,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美国、日本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唯有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形势稳定。对我国医药产业而言,恰逢一个产业升级的契机。据IMS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上万亿元的规模,居世界第二。此外,业内也已达成共识,未来10年将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


  首先,伴随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深入,未来10年,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多的中药企业包括制剂企业会走出国门,到主流医药市场进行产品注册,让更多的中药产品惠及国外民众。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未来各国会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医药保健品的管理,这将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预计我国中医药目前这种原料型产业发展模式,还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其次,中医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主要作为食品、保健品或膳食补充剂的原料使用,部分作为药品或医药原料使用。对此,国内颇有对中药国际化发展前景的质疑声音。其实,中药在我国的应用也不仅限于治疗性药品,许多药食同源的品种已被批准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创新药品研发难度增大,以及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医疗费用控制政策等因素,药品利润空间愈发狭窄,进而触发了药企多元化发展的热情,天士力、云南白药、康美、东阿阿胶等中医药企业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


  需要指出的是,中药国际化并非一路坦途,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目标市场的现状,灵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当然,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终极目标,仍将是推动我国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为应对现有挑战并逐步扭转中医药目前这种发展态势,国内企业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际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是,要以开放式的思维,借鉴其他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