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达建董事长看好健康医疗行业 |
![]() |
通过在一个行业投资的积累,可以实现上下游资源的协同效应,实现产业链的互动,对于并购重组型的产业投资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而他现在最看好的是即将被医改激活的健康医疗产业
在中国资深创业投资人中,蔡达建以低调和沉稳著称。
从严格意义上说,蔡达建并不是单纯的创业投资人,他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罕见的三栖人物??其管理的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在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二级市场都有涉猎,而且每个领域都一些成功的经典案例。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迅速的新兴资本市场里,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有许多好的投资机会。我们作为资本管理人,宗旨是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取稳健的收益,所以视角要宽广一些。”对于这样的布局,蔡达建自有理由:“我们公司的视野比较开阔,并不局限于某一产业,我们甚至还在发起成立一家保险公司。但视角宽广并不影响蔡达建选择投资方向的专注,我们的投资重点放在了健康医疗领域,个人非常看好中国健康医疗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出身投行
1983年,由于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工科出身、刚修完采矿专业的蔡达建分配到了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在设计院的10年,蔡达建已成长为最年轻的项目总负责人。但蔡达建对这样按部就班的工作已有些厌倦,而且他也认为继续在研究院工作,能学到的新东西太少了。
10年后,蔡达建迈出了对他的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的一步,那一年,他来到了深圳,并于1995年加盟君安证券。彼时的君安,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力量之一。“我进入君安证券的时机非常好,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当时的核心策略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进行股份制改造,因此,我刚君安证券不久,就做了几个比较有影响的大项目。”蔡达建回忆。
“我进这个行业后操刀的第一个项目是辽通化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国企上市项目,也是当时证监会力推的国企上市典型。作为IPO的项目,辽通化工最大的特点是在公司重组中引入了公司并购的方法。当时因为为投资缺口等原因,辽宁的锦西化肥有几个亿债务,年年亏损。辽通化工收购锦西化肥后,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企业的债务问题,实现了扭亏为盈,之后这个企业的效益一直不错。”蔡达建回忆,在当时,同行业内的并购和整合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辽通化工收购锦西化肥的案例是有开创意义的。
这个案例成功后,蔡达建被君安任命为投资银行部副总,分管北京的投行业务。蔡达建在北京也干得风生水起。“我们这个部门的业绩很出色,华北高速、一汽轿车、华能国际等一批针对部委的大项目都是我那时候做下来的,这些企业都是当时上市的知名大盘蓝筹股,都是当时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经典案例。”蔡达建露出喜悦的神色。
但正当蔡达建干得顺风顺水时,君安证券与国泰证券合并。因为当时创业板将推出的预期很强烈,国泰君安也在抓紧成立风险投资基金,蔡达建被国泰君安任命为这个基金的筹备小组负责人。
时任国泰君安总裁的姚刚,对高特佳风险投资基金的成立很重视,为高特佳最终在2001年诞生做了大量工作。但公司成立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公司成立后不久,中国资本市场就进入了长达4年多的低迷期,创业板又迟迟不推出,这4年里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令蔡达建欣慰的是,尽管日子过得艰难,公司却始终保持盈利,给股东的年回报在5%-20%之间,一度还成为中兴通讯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随着资本市场逐步回暖,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和中小板日渐走向成熟,高特佳也加快了投资步伐。目前二级市场上的明星股川大智胜正是高特佳2007年投资的,按目前市值,高特佳已有6倍以上的回报。
看好健康医疗行业
无论是产业投资还是创业投资,高特佳一直很关注健康医疗产业,并对行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地项目调研,加深了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2003年开始对健康医疗行业进行深入的产业研究,然后认定这个行业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里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05、06年后,我们开始在这个行业进行了较多的投资。”蔡达建透露。
健康医疗产业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或缺的产业,而在中国更是如此,“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创建和谐社会,而医疗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随着医改方案的出台,中国老百姓在医疗方面的潜在需求被释放后,医疗产业的需求会被进一步放大。”蔡达建认为,这个行业的增长空间还更大。
除了医改这个利好政策之外,蔡达建认为,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对健康医疗产业的需求也会变得更为强烈,“中国社会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社会,年轻人很多,中国只生一个小孩的政策让中国在未来会迅速进入老龄社会,可能一个小家庭就要抚养4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带来健康方面的新的刚性需求。我们觉得大的环境方面,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
除此之外,蔡达建认为,医疗产业还是典型的抗周期行业。“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去年中国A股市场的医药板块,无论从净利润率还是股票表现来看都是不错的。现在中央政府在金融危机下,也把健康医疗的产业作为我们提振内需的一个重点,去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医药工业产值还是实现了25.7%的增长,因此健康产业是很典型的抗周期行业。”但蔡达建同时认为,正因为医疗产业是抗周期行业,在A股市场进入牛市或大幅反弹时,这个板块的表现不一定很好,因此投资这个领域需要耐心。
“健康医疗行业的投资周期可能会比IT互联网产业长一些,我们投资医疗企业后,就要跟企业一起,培育这些目标企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包括持续研发能力和一开始所确立的模式创新。”蔡达建介绍说,根据高特佳团队的调研,新医改会带动医疗产业多个子行业,如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中药等。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方针,医疗器械类需求增加,投资价值增大。据了解,2008到2010年,医疗器械的总投资额将达到260多亿元,之后几年每年的投入都能够保证市场有 12%-15%左右的增长,尤其可以拉动中低端医疗器械的发展。除此之外,蔡达建认为应该围绕一条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如果你通过在这个行业投资的积累,可以实现上下游资源的协同效应,实现产业链的互动。” 不过蔡达建承认,这样的投资不适合参股型的创业投资,而适合并购重组型的产业投资。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