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三大瓶颈之破解 |
![]() |
国粹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但今天中医的发展也遇到了困惑,甚至有人提出“废除中医”。中医面临的最大尴尬,正如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郭子华所说,“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中医需要有一个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管理和保护机制。”
价格低廉成了双刃剑
6月29日,湘乡市中医院,一名患脉管炎前来复诊的当地农民介绍,如果按照普通医院的住院治疗,他至少要花数千元,而找中医只开了6服药,67.9元,现在已好了八成。
中医药素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尤其在看病难、贵问题突出的今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中医药价格之“廉”却犹如一把双刃剑,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为百姓省钱、成本低。比如小孩感冒,吃几服中药可能仅十几块钱,而用西医打点滴至少要几百元。”岳阳市中医院院长向明波坦承,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扶持,医院肯定倾向于选择西医等治疗手段,因为中医利润太低。
“检测化验、手术抢救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中医使用诊疗设备少,检查和手术不多,收费价格很低。这样使得中医药简便廉价的优势,反而成了中医院生存发展的阻碍,进而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湘乡市中医院院长赵玲瑜说。
湘潭市中心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去年医院收入3.5亿元。可记者了解到,即便是这样一家中医药示范单位,中医科的全年收入也只有1500万元,其中还包括了住院、医疗手术等“西医”费用,真正的中医收费不过几百万元。医院只得采取内部调剂的办法,使中医科的医生收入不至于和其他科室医生差距太大。
“用篮球规则来裁判足球”
“中西结合是中医最大的无奈,西医和中医的理论体系完全不一样。”湘乡市中医院副院长周起蛟在当地百姓中有着“神医”的美誉,对于中医的体制之困,他有深切的体会。
因为套用西药的模式,中医新药的开发审批更是困难重重。周起蛟研究出了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处方骨刺散,为开发这项新药,他已自费投入了数十万元,但仅停留在医院制剂的阶段,无法继续推进,因为要获得量产批文,还要上千万元的成本投入。“临床检验环节和西医一样,甚至也要有动物试验,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怎么可能去弄只小白鼠搞试验?”
“用西医药的标准衡量中医药,就像用篮球的规则来裁判足球。”郭子华形象地比喻。
好中医无法“批量生产”
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调查,目前,我省既缺乏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医学术带头人,又缺乏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医学院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中医的特点。”郭子华说,中医诊疗主要是凭经验、体会,医学院里“批量生产”出来的中医学子使用听诊器、开化验单的本领远远超过了望闻问切。
“中医必须通过临床平台靠感悟、体会才能学到,培养周期长。一个中医药大学毕业出来的本科生,没有5年以上的再学习、临床实践,是不可能独当一面为病人看病的。”周起蛟肯定地说。在几个县市的中医院采访时记者也发现,医院里的名中医几乎都是接受家传后,再接受院校教育的。“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的师承教育相结合,才是一个比较好的中医培养办法。”郭子华认为。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