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企如何创品牌? |
![]() |
药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时刻站在历史淘汰边缘线上的小企业,却是无法等待的?要么发展、要么倒下;当然,也有安于现状的小企业,赚三五个铜板能过且过,把企业的目标定位在“温饱工程”。但是,现实也许难以如其所愿,商业资本的扩展与主流企业对销售资源的加速整合,只能让“强者越强、弱者更弱”;小企业求生存,就必须在发展中求生存,而更好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企业品牌的创建。
药品具有双重“属性”。从政治的角度,药品是一种关乎“民生”的特殊产品;从市场属性的角度,药品更接近于“快消品”?尤其是保健类药物和常见多发病的治疗药物。而多数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大一部分为这一类产品。因而,某些快消产品创建品牌的成功经验,对小药企的品牌运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1、渠道深耕细作、打造“区域优势”。啤酒有一种市场特性,就是最佳的销售圈在800公里以内,超出这一范围,其产品品质与成本费用就会形成“倒挂”;而现在许多的小药企,是上世纪80、90年代地方政府办药企“浪潮”的“遗产”改造而来,在本地、本省、乃至周边省份市场,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这些小药企的产品,绝大多数是传统的“普药”,靠的是“低价”冲击市场,与啤酒产品共同点在于:过长的市场战线,必然会加大销售成本,削弱其价位优势。
三得利啤酒对上海市场的“深耕细作”,首先在于对渠道的精细划分和切割。从整个营销管理层面,三得利分为“市内”与“外埠”两个销售部门,但重点在“市内”;“市内”被细化为若干片区,而每个片区从渠道结构上又做了细致的“分割”?如以流通批发为主的的渠道、以“夫妻店”为主的渠道、以商超为主的渠道、以酒店餐饮为主的渠道、以ka为主的渠道等,以此作为拓展经销商的方向;其次,建设面向不同渠道的专业化的销售队伍。三得利销售人员的分工体系非常精细,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有其对接的网络和终端点,执行、落实、检查、监督环环紧扣。小药企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定力”,导致“网大而不精、人多却不专”的局面,也就难怪那些大商业、大终端因无法保证自身利益而“店大欺客”;如果小药企能够在某一区域内形成销售网络的自身优势,至少在该区域内能“反客为主”,为后面的打造区域品牌奠定基础。
2、超常宣传策略、引发公众关注。在业内公认的中国三大“广告中心”,上海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就一直走在中国广告发展前沿;从中国最早的“舶来品”广告、日用品广告、“奢侈品”广告、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外资产品广告等等。不夸张的说,当国人还在为收到一张薄纸印刷的“小广告”而好奇时,上海人对传统广告早以“视若无睹”?就如同现在许多城市消费者(包括二级城市消费者),对于广告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上海的消费者至少超前了10年。
因而,当三得利把市场的重心放在上海时,必须在产品宣传策略上有其独创性,才能“克敌制胜”;超常的宣传组合主要有两大元素:一是在传统广告传播渠道基础上改进或全面创新的现代广告传播形式或载体,如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分众传媒电梯视频广告。二是能够聚焦大众眼球的新闻性宣传报道,业内称之为“事件营销”,借助于具有新闻宣传效应的事件,带动媒体有意或无意的为之宣传报道,如武汉野生动物园“砸大奔”事件,一辆价值百万的“大奔”被砸,换取的广告效应却价值数千万:三得利的“飞艇广告”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空中移动”广告,不但引发公众争相注目,也引发了上海市各主要媒体的竞相报道,使三得利品牌迅速在上海家喻户晓;两种元素的有机结合,对推动企业创建品牌,将是有利的“法宝”?尤其是对区域品牌建设更为有效。
小药企建设区域性品牌,除了上述宣传战略的方向性布局外,战术的手段更为重要。
首先,应与行业特征相结合,在宣传上要依托于区域内的医药卫生主题展开,作为“民生”产业,只要具备一定的宣传策划能力与技巧,好的宣传主题方向不难把握;
其次,善于把握企业宣传与事件本身的结合点,许多企业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往往功利性过于外露,反而宣传效果不明显。对于缺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即使有也暴露频次较少)的小药企,如何借助媒体(尤其是现代网络媒体)的力量,达到更为有效的“聚焦”效应和传播频次,因此宣传主题上要把握两点?一是社会性事件,二是善于创造新闻效应。前者需要机会,后者在于企业的思维和策划能力,一般来说公益事业活动(尤其是与政府间的宣传口径一致),能够得到更多媒体资源的有效配合(当然,平时与媒体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其三,要善于利用现代的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资源,作为面广、快捷、受众普及的现代传播载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传播信息、引导关注,甚至受众本身亦成为传播的“中介”;
其四,区域性媒体往往是许多小药企的广告投放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有线网络覆盖率日益普及的今天,区域性媒体的受众面局限性越来越大。与其把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区域媒体,不如集中起来加大对渠道的促进,以及用于对终端和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动销能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