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社会问题医学难独立解决 |
![]() |
近日,国家卫生部拟出台政策,从常规体检表的待选目录中,全部取消乙肝检测项目。这一政策来自相关专家组的建议,专家组认为,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可以证明,常规体检中检测出“乙肝”者会在入学、就业等过程中影响他人的健康。
“乙肝”者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有形无形的壁垒或歧视,已不需要一一列举事例来证明。虽如专家所说,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乙肝”者会在入学、就业等过程中影响他人健康,但那一纸常规体检报告中的乙肝项目,往往成为许多用人单位“一票否决”的理由,成为考试、入学和就业的难以逾越的障碍。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他人的健康安全,增进了社会的总体健康度,相反,这种做法把人强制分类,制造出不必要的社会隔阂,也引发了不少个人或家庭的悲剧。不论乙肝检测何时进入常规体检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历史合理性,这一规定已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有悖社会进步的方向,更重要的,它的存在在根本上缺乏医学实证知识的基础。
乙肝问题,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后者远比前者更为复杂。医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固然可以消除种种缺乏科学根据的臆想与猜测,但是医学问题的厘清,并不必然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问题;医学知识的澄明,也并不必然能够驱散笼罩在“乙肝”者身上的社会迷雾。事实上,那些拒录、拒用“乙肝”者的用人单位,他们未必不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未必不知道对拒录拒用行为的种种制裁规定。在医学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在“乙肝”者的正当权利与权利践行的实际状况之间,发生了某种断裂。
重申医学知识,做出取消乙肝检测的政策规定,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弥合断裂,消除乙肝歧视,仍需要权利发力。比如,当一些用人单位在入职体检时继续强制检测乙肝,“乙肝”者是否有通畅的申诉渠道,申诉是否有效?当有学校或单位以此理由拒录拒用“乙肝”者,他们能否获得法律或行政的救济,他们的合法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
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个人与单位相比始终处于弱势,更何况,具体的个体权利若总是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如何不会纵容用人单位,如何不会使乙肝歧视继续潜行于政令之下、运行于社会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没有必要对权利作出乙肝、甲肝这样的分门别类,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权利是一个整体,对所有人都有效,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享有。如果每一个人群都需要专门颁布政令进行权利的重申,我们的公共治理将会陷入手忙脚乱之中。
每一个人群的权利问题,也不是可以孤立于其他人群而单独存在、单独解决。“乙肝”者在医学上是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一旦进入社会,他们就是社会成员、是劳动者。因此,保障人的权利,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从整体上改变劳方弱势的局面,则不论是“乙肝”者还是其他劳动者,他们都能获得应有的体面与尊严。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