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高端化妆品市场已迫在眉睫 |
![]() |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国之一,并且拥有巨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高端化妆品市场不但拥有丰厚的利润回报,并且对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辟高端化妆品市场已成为我国由化妆品生产大国向化妆品强国转变的关键。
来自高端的“诱惑”
金融危机袭来,化妆品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低端化妆品品牌。
由于中、低端化妆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利润低,许多品牌已面临生存的考验。反观高端化妆品市场,境遇要好得多--记者在北京阜成门华联商厦看到,兰蔻、香奈儿、美谛高丝等高端化妆品品牌专柜刚刚整修一新,在这里选购的顾客远比大众品牌专柜的多。该商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国际高端化妆品销售状况一直好于大众品牌,金融危机对其带来的影响较小,该商厦正在扩大这方面的投入,十余个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将于10月前后陆续进店。
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高端市场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消费越来越奢侈;一边是中、低端市场产品价格逐渐走低,竞争越来越激烈。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每3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中就有一位是女性,每10位女性中有一位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因此,女性高端化妆品消费群体是巨大的。但是,在中、低端市场上,成千上万的厂家和品牌挤在一起,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企业要“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有销量、没效益成为很多日化厂家的心头痛,他们急切需要改善目前的状态。
利润回报高不说,大环境决定了高端市场未来的份额和潜在消费群会越来越大。我国化妆品行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理智消费和微利时代,中、低端市场空间越来越少,而在未来十几年,高端化妆品的消费能力将大大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定位于高端的品牌在未来的发展机遇更大。
高端市场对企业产生的诱惑不仅体现在高利润上,从市场层面来看,还有高端产品的消费群相对比较稳定,其原因是消费者难以找到替代品。可以想象,如果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几百种同类产品,消费者是很难长期坚守一个品牌的。而高端市场的品牌数量本来就少,选择空间相对较小,加之高端化妆品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产品差异化明显,这也导致消费者一旦选择某一品牌,就不会轻易更改,从而使得高端化妆品品牌的市场比较稳定,这也是高端化妆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三大高端时尚消费品大国。在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市场,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很多消费者正处于从消费大众品牌向消费高档品牌过渡的阶段,虽然消费能力尚不及欧美和日本,但我国经济正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随之有了很大转变,很多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新品牌尤其是海外中小品牌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以往,这为国内高端化妆品市场带来了无限活力。
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时尚男性、女性向往具备国际背景的高级时尚用品。然而,目前,消费者在国内市场上看到的大约30个国际高端化妆品品牌还只是世界一线品牌的一角。据了解,目前世界公认的顶级化妆品品牌约有400个,分属于数家世界一流的化妆品公司。
近年来,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牢牢地占领了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市场,2006年销售额就已突破千亿元,并且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香奈儿、兰蔻、雅诗兰黛、娇兰、倩碧、CD、碧欧泉等国际品牌已不满足于在大型百货商店开设专柜,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快在中国主要城市铺货的进度,更多地开设专卖店,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全球高端化妆品的大举“入侵”使得国内高端化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顶级化妆品因对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条件等有着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产量不高,服务的消费人群也有限。这些品牌的生产者考虑得最多的并不是扩大生产和销售,以及夺取更大的利益,而是尽全力保证品质,以使客户满意。尽管这些品牌的化妆品价格不菲,却往往有着一批忠诚的固定客户群。在固定客户的心目中,这些品牌不仅仅满足了他们的偏好,更重要的是信誉和品质的坚实保证。市场的争夺只是竞争的表象,竞争的实质还是产品的品质和高端消费群体的培养。
国产品牌的机会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的发展并不理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调查,国内主要城市化妆品按品牌零售额排序,前15名之内根本没有国产品牌的身影,就算在前30名之内,也鲜有国产品牌出现。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说,化妆品品牌的培育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些欧洲老牌化妆品企业在全球的布局已有上百年历史。而与欧美等化妆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化妆品市场开放时间较晚,企业走出去的时间更晚。此外,我国化妆品行业缺乏原创的核心技术,很多企业是依靠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加上国内庞大的市场拉动而做起来的,最前沿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企业手中,因此,本土品牌很难在短期内在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产化妆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很多国产品牌都在打价格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仍实现14%左右的增长,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个化妆品行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市场供需呈良性增长。从宏观上讲,快速发展的行业加上一个健康的市场,为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