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改工作的盲点和误区 |
![]() |
随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的发布,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国家发改委制定全国零售指导价格。由政府出头来打破长期以来“药价贵”的局面,用强制力来结束医院对药价“托拉斯”式垄断,这无疑可以大大缓解“天价药”在中低收入人群心理上留下的阴影和创伤,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民众在医药费上的负担;但从整个医改层面上看,由政府全盘调控药物价格却存在着一些措施上的盲点和误区。
首先,长期存在的“看病难”不仅仅存在于“天价药”问题上,更多的是复杂的看病手续和程序在作怪;在基层,许多医院和外面的药店最大差别在于:药店靠药价赢利,而医院往往是利用患者“不懂行”和“看病急”的心理弱点,靠纷繁芜杂的挂号费、手续和无厘头CT、B超检查牟取暴利。
“医药贵”只是民众“看病难”的一个方面;政府能把住药价关口,却不能在其他方面动摇看病上医院“一家独大”的地位;相反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政府在药价上的把关甚至会招致医院自行增多医疗方面的其他手续和流程;最终的情况可能变得更加恶劣。
其次,由政府全盘调控药价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垄断局面下,政府有必要用“有形的手”对药价进行一些宏观调控,但政府对药价的全盘控制却又在实质上将医院的垄断权转移到政府方面来。
尽管对药价的严格管理有益于中下层收入的民众,但却违背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固有原则,提高了整个医药行业的经济成本;一旦出现药物供需不平衡的局面,政府又远不及市场化解风险来得快,而风险带来的危害,最终又只能由患者来承担。
将基本药价纳入政府定价范围,过分的将医改的注意力集中在药价上,既是对“看病难”这个“老大难”问题其他方面的忽视,也有悖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在给予老百姓一些扶助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整个医疗改革的成本和风险,于理是不可取的。
在医改上,政府应该全面的看到“看病难”问题的各个方面,在稳定好药价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对医院看病制度进行整顿和改革,让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得以真正和彻底的解决;同时,在药价的控制上,政府相关部门做到“稳定到正常价位即止”,不能过分的用行政手段代替药价市场的自身调节,更多的,还是需要市场对药价风险的自我化解。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