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医改对药店带来的阵痛何时结束

新医改对药店带来的阵痛何时结束

  医改新政对荆楚百姓而言是久盼的甘霖,但对医药零售企业和药店来说,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与冲击。18日国家公布基本药物目录,19日我省新医改正式启动。

  20日,武汉江瀚大药房董事长严培中在其办公室里,细说医改新政给药店带来的影响。

  严培中曾于2005年在北湖街社区服务中心率先试水医药分开,首创的“北湖模式”一度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先后派员与其详谈医药分开,以图对新医改有所借鉴。

  然而,4年过去了,当新医改真正来临之际,严培中却“没有发现兴奋点”。

  在严培中看来,医改新政会带来药品市场增容,把定点药店纳入基本药物报销范围,实施医药分开等,长期而言应该会对药店产生利好。但是,细细品味之后,觉得这些好处很难落到药店头上。相反,短期内,药店将会受到较大冲击。

  严培中的观点代表了业内的普遍看法。

  九州通大药房常务副总经理傅德新认为,新医改未来可能对非医保药店,特别是单体药店产生致命打击。

  作为药店的监管者,省药监局市场处负责人甚至认为,在医药分开真正实施之前,省内12000多家药店将会倒下一大批,其他省份先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医改新政规定,“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对此,严培中说,根据零差率政策,医疗机构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可以获得财政补贴,但是药店用零差价来销售基本药物谁来补贴呢?不卖不行,卖了又亏本。

  医改政策还规定,“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购药报销范围。”对于这条规定,严培中表示短期内几乎很难实行,关键在于医院的处方能否外流?在他看来,没有实现医药真正分开之前,医院的处方不可能外流。

  省药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医院的总收入中,大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到50%以上,中小医院占到70%以上。他们甚至戏言,“医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药品推销员队伍,医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店。”

  傅德新表示,零差率和医保报销政策,将促使民众医疗消费转向,原本属于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不得不流向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最近广州出现医院排队开药和医保药店刷卡营业额下降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转向消费估计占到药店销量的30%。

  即使乐观估计,如果有医院处方外流,也只流向少数定点药店。

  所谓定点药店,在城市就是医保药店,在农村就是参与新农合的药店。据统计,武汉市有2500多家药店,其中纳入医保的药店不到200家。扩大医保药店数量一度成为2009年武汉市“两会”热议话题之一。全省有药店12000多家,而参与新农合的药店仅仅60家。

  目前,定点与非定点的药店之间,收入差距已经非常明显。已经纳入定点的江瀚大药房每家药店每天营业额在万元以上,而没有定点的春芝堂药店每天收入只有区区数百元。水果湖步行街上的刘有余大药房是定点药店,买药者络绎不绝,旁边非定点的吉泰药店内却冷冷清清。

  严培中说,现在武汉市的药店中,盈利、保本、亏损的药店各占1/3。再等若干年,盈利的变成保本,保本的变成亏损,亏损的只有关门。

  多年来,全省几乎每个乡镇、甚至很多村都设有药店。如今,零售药店对方便老百姓购药、缓解看病贵等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新医改对药店带来的阵痛何时才能结束呢?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