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下半年经济发展良好 |
![]() |
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将会有所变化,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将增多。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因此,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预计2009年平稳增长仍是医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提高,为推动和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医药行业将呈现如下特点和机遇:
一是抓住机遇,促进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纵深发展的一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策面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政府保障体系的完善,医保覆盖面扩大,国家财政投入增加,原有的基础卫生设施,中低端市场资源配置将得到改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规范的公立医疗管理制度的实施,医改新政使医药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市场需求将出现结构性的扩大。
其次,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在完善定价规则,定价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定价及市场价格监督机制。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与其他药品共用的非营利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药品招标采购将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中进行下去;第四,医药政策的变化,市场规则的重建,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唤,将医药行业推入了新的调整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必须在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上作出正确的抉择,只有求新、求变,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二是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医改方案将使市场消费结构呈现多层次的变化,高端产品进医院,低端产品进社区下农村,而作为普药的主要消费区域,农村OTC市场将快速增长。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制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通过完善优化供应链,抓好品种、网络,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三是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随着市场的放开,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7.07%逐步降到6%左右或更低,但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6.45%的水平逐步下降。企业必须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从降费增效切入寻求经营模式的突破。按照“突出特点,特色发展”的方针,优化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市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快培育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级。区域市场联动优势互补将成为未来医药流通发展的格局。企业应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形成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医改新政将进一步拓展医药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新医改方案中的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是作为新医改方案的第一项重要任务,今年的总体目标是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保人数要达到3.9亿人,新农合8亿多人,整体将有超过12亿公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推进,全国25个省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启动试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特别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延伸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质量的继续提升,将进一步拓展医药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此外,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五是并购重组仍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并购,使整个医药产业价值链在新的力量下整合,产业结构重组将被进一步拉动,并购重组仍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医药企业的规模与市场集中度均有所提高,这既是政府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伴随着这一高端战略群体的形成,行业竞争的范围和形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范围已不仅仅局限在渠道网点的多少,价格的高低和关系资源的强弱,而是在发展战略、购销调存等核心环节、业务的组织与创新、增值服务的延伸、品牌管理等所有环节全面展开。竞争的形式则转向企业的资本运作、市场覆盖力、控制力、物流配送、信息处理能力、品种保障能力、客户服务和品牌经营能力等综合实力的较量。目前,医药行业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远未结束,行业洗牌还会加速。医药网新闻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提高,为推动和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医药行业将呈现如下特点和机遇:
一是抓住机遇,促进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纵深发展的一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策面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政府保障体系的完善,医保覆盖面扩大,国家财政投入增加,原有的基础卫生设施,中低端市场资源配置将得到改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规范的公立医疗管理制度的实施,医改新政使医药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市场需求将出现结构性的扩大。
其次,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在完善定价规则,定价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定价及市场价格监督机制。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与其他药品共用的非营利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药品招标采购将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中进行下去;第四,医药政策的变化,市场规则的重建,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唤,将医药行业推入了新的调整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必须在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上作出正确的抉择,只有求新、求变,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二是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医改方案将使市场消费结构呈现多层次的变化,高端产品进医院,低端产品进社区下农村,而作为普药的主要消费区域,农村OTC市场将快速增长。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制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通过完善优化供应链,抓好品种、网络,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三是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随着市场的放开,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7.07%逐步降到6%左右或更低,但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6.45%的水平逐步下降。企业必须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从降费增效切入寻求经营模式的突破。按照“突出特点,特色发展”的方针,优化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市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快培育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级。区域市场联动优势互补将成为未来医药流通发展的格局。企业应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形成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医改新政将进一步拓展医药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新医改方案中的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是作为新医改方案的第一项重要任务,今年的总体目标是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医保人数要达到3.9亿人,新农合8亿多人,整体将有超过12亿公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推进,全国25个省份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启动试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特别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延伸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质量的继续提升,将进一步拓展医药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此外,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五是并购重组仍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并购,使整个医药产业价值链在新的力量下整合,产业结构重组将被进一步拉动,并购重组仍将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医药企业的规模与市场集中度均有所提高,这既是政府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伴随着这一高端战略群体的形成,行业竞争的范围和形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范围已不仅仅局限在渠道网点的多少,价格的高低和关系资源的强弱,而是在发展战略、购销调存等核心环节、业务的组织与创新、增值服务的延伸、品牌管理等所有环节全面展开。竞争的形式则转向企业的资本运作、市场覆盖力、控制力、物流配送、信息处理能力、品种保障能力、客户服务和品牌经营能力等综合实力的较量。目前,医药行业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远未结束,行业洗牌还会加速。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2025-05-15)
- 《自然·医学》:填补空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偏头痛治疗药物ubrogepant可以改善偏头痛发作前的疲劳、颈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2025-05-15)
- 京剧登上Cancer Cell封面:来自中山大学马骏院士团队 (2025-05-15)
- 中国智造引领再生医美新发展 aphranel优法兰魔法CC针全球首发 (2025-05-15)
- 亿达科创“AI智服”赋能药企认知价值可持续增长 (2025-05-15)
- 双向免疫调节剂-京生·脾氨肽口服溶液:打破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恶性循环,守护儿童自由呼吸 (2025-05-15)
- 染料敏化稀土纳米光热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2025-05-15)
- 新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本平衡规划 (2025-05-15)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5)
- 张锋的学生创立新公司,8500万美元首轮融资,聚焦体内CAR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