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医疗器械西进速度加快 |
![]() |
东软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医疗)8月28日在沈阳正式向全球发布了16层螺旋CT、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三款高端产品。其中,16层螺旋CT于近日通过美国FDA注册,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成功研制则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得益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近五年东软医疗的国际业务实现了300%的增长,东软集团副总裁、东软医疗总裁江根苗表示。
公司定位战略调整
一位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家表示,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潜力很大,但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医疗市场的6%左右。由于美国占40%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全球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不看重美国市场。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强的医疗设备生产商所竞争的市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没有实现突破。
“过去大家都认为美国可能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品很难卖进去的市场,现在美国已经有30多家医院使用我们的CT和核磁共振。我们在美国已经有很好的代理商,接下来东软将建立一个全球的网络。昨天,我们在中东开始注册东软中东公司,在南美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认为国际市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也是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自信的一个市场,所以东软从现在开始要为国际市场大规模投入来打造一个平台。”刘积仁表示。
为布局新医改正在形成的市场机会,东软医疗还就公司定位与愿景做了新的规划。目前,东软集团正着手对东软医疗业务进行重组和整合,医疗软件事业部和健康服务业务已先后并入东软医疗公司。另外,东软在健康服务方面接下来即将推出“熙康”计划,目前已经在盛京医院试点。
华泰证券认为,医疗设备是东软今年实现重点突破的领域,“过去东软医疗设备销售增速较慢,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新产品推出速度较慢,另一方面销售策略主要靠直销,公司的渠道不够丰富,销售能力有限。随着PET和16层螺旋CT的推出,以及公司在全球采用代理销售的方式,未来5年的医疗设备销售业绩的增长将非常值得投资者期待。”
高端产品获FDA注册
从东软集团获悉,由于通过了美国FDA注册,其16层螺旋CT顺利签下了多个美国客户的订单。
据了解,16层CT于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医疗机构,一直是国际CT类招标的热门产品,采购数量逐年上升。
此次东软发布的16层螺旋CT由东软医疗旗下的合资公司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研发生产,为东软集团引入“外脑”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就在今年5月,东软医疗刚刚研制成功了代表核医学技术最高水平的大型影像诊断设备PET,并一举获得美国FDA注册。
江根苗表示,虽然国内医疗器械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差别,但东软在每个产品研究设计之初即为对接国际认证预留了空间,截至目前,公司高端设备CT、磁共振、X线机、超声等主要产品已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水平近年来虽有较大提升,但本土高端医疗设备受技术壁垒和认证门槛等因素影响,整体而言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东软、迈瑞等本土医疗设备生产商加快技术研发和国际认证的举措,正在逐步显示出积极作用。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作为医疗器械类技术含量较高和出口最大的产品,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依旧同比增长了5.2%。
“开发16层CT系统的所有技术都是来自我们本土成长的工程师。现在我们有充裕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到任何一个产品的开发里。我们马上将起动的64排CT和PET-CT开发,是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拥有了这个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如是说。
据江根苗介绍,近五年,东软医疗的国际业务实现了300%的增长。截至目前,东软医疗所生产的系列产品在美国、中东、南美、东南亚、欧洲以及非洲等全球五大洲的5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仅大型医疗设备就拥有用户5000余家。医药网新闻
得益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近五年东软医疗的国际业务实现了300%的增长,东软集团副总裁、东软医疗总裁江根苗表示。
公司定位战略调整
一位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家表示,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潜力很大,但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医疗市场的6%左右。由于美国占40%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全球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不看重美国市场。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是全世界最强的医疗设备生产商所竞争的市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没有实现突破。
“过去大家都认为美国可能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品很难卖进去的市场,现在美国已经有30多家医院使用我们的CT和核磁共振。我们在美国已经有很好的代理商,接下来东软将建立一个全球的网络。昨天,我们在中东开始注册东软中东公司,在南美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认为国际市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也是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自信的一个市场,所以东软从现在开始要为国际市场大规模投入来打造一个平台。”刘积仁表示。
为布局新医改正在形成的市场机会,东软医疗还就公司定位与愿景做了新的规划。目前,东软集团正着手对东软医疗业务进行重组和整合,医疗软件事业部和健康服务业务已先后并入东软医疗公司。另外,东软在健康服务方面接下来即将推出“熙康”计划,目前已经在盛京医院试点。
华泰证券认为,医疗设备是东软今年实现重点突破的领域,“过去东软医疗设备销售增速较慢,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新产品推出速度较慢,另一方面销售策略主要靠直销,公司的渠道不够丰富,销售能力有限。随着PET和16层螺旋CT的推出,以及公司在全球采用代理销售的方式,未来5年的医疗设备销售业绩的增长将非常值得投资者期待。”
高端产品获FDA注册
从东软集团获悉,由于通过了美国FDA注册,其16层螺旋CT顺利签下了多个美国客户的订单。
据了解,16层CT于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医疗机构,一直是国际CT类招标的热门产品,采购数量逐年上升。
此次东软发布的16层螺旋CT由东软医疗旗下的合资公司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研发生产,为东软集团引入“外脑”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就在今年5月,东软医疗刚刚研制成功了代表核医学技术最高水平的大型影像诊断设备PET,并一举获得美国FDA注册。
江根苗表示,虽然国内医疗器械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差别,但东软在每个产品研究设计之初即为对接国际认证预留了空间,截至目前,公司高端设备CT、磁共振、X线机、超声等主要产品已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水平近年来虽有较大提升,但本土高端医疗设备受技术壁垒和认证门槛等因素影响,整体而言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东软、迈瑞等本土医疗设备生产商加快技术研发和国际认证的举措,正在逐步显示出积极作用。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作为医疗器械类技术含量较高和出口最大的产品,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依旧同比增长了5.2%。
“开发16层CT系统的所有技术都是来自我们本土成长的工程师。现在我们有充裕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到任何一个产品的开发里。我们马上将起动的64排CT和PET-CT开发,是因为我们今天已经拥有了这个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如是说。
据江根苗介绍,近五年,东软医疗的国际业务实现了300%的增长。截至目前,东软医疗所生产的系列产品在美国、中东、南美、东南亚、欧洲以及非洲等全球五大洲的5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仅大型医疗设备就拥有用户5000余家。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2025-05-15)
- 《自然·医学》:填补空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偏头痛治疗药物ubrogepant可以改善偏头痛发作前的疲劳、颈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2025-05-15)
- 京剧登上Cancer Cell封面:来自中山大学马骏院士团队 (2025-05-15)
- 中国智造引领再生医美新发展 aphranel优法兰魔法CC针全球首发 (2025-05-15)
- 亿达科创“AI智服”赋能药企认知价值可持续增长 (2025-05-15)
- 双向免疫调节剂-京生·脾氨肽口服溶液:打破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恶性循环,守护儿童自由呼吸 (2025-05-15)
- 染料敏化稀土纳米光热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2025-05-15)
- 新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本平衡规划 (2025-05-15)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5)
- 张锋的学生创立新公司,8500万美元首轮融资,聚焦体内CAR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