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医药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药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2008年,全球医药市场以10年来最低的增速实现着增长,并预期这一增速会继续减慢。增长减慢的原因包括研发和生产开发能力降低、全球经济危机、专利竞争加剧以及重磅炸弹级药物的缺失等。在此形势下,外包是实现目前医药增长的一个“势在必行的战略”。目前,全球医药外包业务开始向诸如印度、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转移。

 

  印度医药市场的增长率为43%,是全球市场增长率的3倍。该报告指出,印度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充裕的熟练工人和技术能力。支持该项报告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在成本效益方面的吸引力居于亚洲新兴市场6个国家之首。印度在API和制剂方面的专长更是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另外,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印度在项目管理和快速应急反应方面的吸引力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为了提高印度在医药外包市场的地位,印度政府计划并已开始采取初步行动,如精简生产许可证和出口许可证审批程序,与美国FDA和欧盟EMEA等组织建立理解备忘录等。印度政府还计划对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如建立温度控制区等。

 

  此外,印度正成为全球药物筛选和研发服务的新热点。根据该报告,印度药物筛选和研发服务市场正在以大致65%的年增长率增长,高出全球年增长率的2~3倍。印度强大的化学研究能力,充裕的熟练工人以及良好的成本价值配比促成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研发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如下措施:出资加强公私合作;促进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间的合作;建立7个国家医药培训和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致力于新药的发现和研究等。

 

  作为全球医药外包的另一片热土,我国在世界医药外包业务中的规模已超过14亿美元,占据世界市场的2%~3%,稍逊于印度。但是,我国的工业基础设施要好于印度,也同样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另外,在靶向识别和验证领域以及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关的领域,我国更胜一筹。

 

  未来几年,欧美市场的增长率预期会下降,而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率预期将达到11%~14%,这将给亚洲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印度,已开始采取措施促进医药外包市场的发展,并把医药外包看作是未来医药增长的“势在必行战略”。我国也必须迅速行动起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加快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研发基地建设、成立行业协会等措施,来整合各方面的技术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另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科研院所参与研发服务,加强科研院所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投资建立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加紧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服务规范的制定,按照国际标准来组织和管理医药外包业务。此外,还要重视与FDA等国外药政部门的合作,加强对成熟市场出台的监管规定的理解,关注国外出台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