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违法医药企业就要狠一点 |
![]() |
在我国,夸大药品适用范围的现象实在是太常见了:保健品可以当药治病,癌症可以被迅速攻克……个个被夸得有如神药。一样的问题,却有着不一样的境遇,所以有人说,看到这个罚单之后很是痛快,但痛快之后却是很不痛快--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还要被假药“忽悠”到什么时候?
近日,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很是不爽,不爽的原因在于,被人摁着脖子将一张高达23亿美元的罚单吞了下去。面对这张超级大罚单,我们难免要想:这得犯多大的事儿啊?难不成,辉瑞搞出了一场美国版的“三聚氰胺”事件?但是,事实告诉我们,美国版的三聚氰胺事件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不当营销。依照美国司法部的说法就是,辉瑞在对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故意夸大药品适用范围,并采取邀请医生打高尔夫、按摩、度假等方式行贿医生,以便医生开药时能优先“照顾”自己的药品等等。
什么是在营销过程中故意夸大药品适用范围呢?估计地球人都应该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自然是更不陌生了。之所以不陌生,是因为所谓的夸大药品适用范围,在我们这里实在是太常见了。
如果你敢相信,就会发现,许多医学难题在我们这里着实不算什么:保健品可以当药治病,癌症可以被迅速攻克,腿脚可以迅速不抽筋,肝病、秃头、不孕、糖尿病、前列腺等等,不是早都在医药广告中“治好”了,个个被夸得有如神药。但是,不信任归不信任,人家该播出的还在播出,该忽悠的还在忽悠。别说是派一张23亿的超级大罚单,就是23块的小罚单也是难得一见的。看看这些广告,辉瑞真该后悔没生在中国了。
一样的问题,却有着不一样的境遇,这就让老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才有人说,看到这个罚单之后很是痛快,但痛快之后却是很不痛快--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还要被假医、假药“忽悠”到什么时候?
没有人愿意被忽悠,尤其是在药品领域。表面看来,这些行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健康权,只要没有酿成重大后果,似乎就是“微不足道”的。而美国人此次就很好地为我们上了一堂坚决不被忽悠的课。从辉瑞这次吃到的这个超级大罚单可以看出,在美国人的价值领域中,在药品领域故弄玄虚是绝对不可容忍的,对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坚决要给予严惩,以便后来者时刻存有警惕之心。而这种坚决不被忽悠的“零容忍”背后,体现的正是对生命的细致呵护。
在有限的记忆中,因虚假宣传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似乎只有前些年的藏秘排油。但是,只是藏秘排油一家牵涉虚假宣传吗?自然不是,更多的虚假宣传-旧在徘徊。按理说,鉴别宣传是否虚假,原本不是一个太过复杂的事情。而说到底,所有的视而不见的缘由,都在于缺少一种发自心底的对生命的关爱。因而,比照美国,我们的相关部门实在有必要将这种“零容忍”的精神植入到我们的严管机制之中。
单纯的经济腾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仅仅是第一层面的幸福;而要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就必须要对国民的生命细致呵护,而这种呵护,正是通过对医药、食品、环保等关涉人命的诸多领域严苛要求而达成的。只有监管足够硬、足够狠,商家在公众面前才能足够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