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绩效工资助推三大医改

绩效工资助推三大医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施行绩效工资,此决定将于10月1日启动。9月11日至12日,温家宝总理在辽宁省大连市考察时,再次明确,绩效工资作为基础工资之外的奖励,由政府出钱。

 

  这一决定,将推动三大医改措施的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收支两条线以及临床路径。

 

  有助于推广收支两条线

 

  绩效工资,这个原本就具有的名词,代表着个人业绩与个人经济直接挂钩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与传统工资制相比,绩效工资制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这种激励机制将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效率和节省工资成本。而对各个层次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来讲,这一措施如果全面执行的话,将是一个全面的冲击。

 

  对于公共卫生医疗机构来讲,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规定,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这就是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对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存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执行收支两条线,另外一种就是没有收支两条线。

 

  绩效工资必须是收支两条线的事业单位才能施行,对于没有收支两条线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无法执行的。如果在基层医疗机构执行绩效工资,那么收支两条线也将全面执行。

 

  收支两条线是绩效工资施行的基础,对于那些没有政府补贴的医疗机构,通过市场手段来养活自己,这个绩效工资是起不到作用的。事实上,绩效工资同时也是收支两条线制度的一个激活机制,没有绩效工资,收支两条线也将面临着吃大锅饭的状况。

 

  为基本药物制度铺路

 

  温家宝总理表示,实施绩效工资是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基本药物制度将于今年年底在3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而这个实施的前提,也必须有政府财政的保障才能得以进行,否则零差率的基本药物制度将难以养活市场机制下的基层医疗机构。

 

  施行绩效工资必须要有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那么现在卫生部推行的50多种单病种收费的临床路径,将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既可以考核质量,也可以从数量进行绩效考核。

 

  目前,进行收支两条线的基层医疗机构还仅仅是少数,而绩效工资的全面推开,收支两条线也将同时展开,为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铺垫了道路。

 

  温家宝总理表示,实行绩效工资后,医生原有的工资待遇决不会降低,还会提高。

 

  还需配套措施

 

  针对目前的医改政策来讲,绩效工资无疑是一颗能激起涟漪的石子,但是它的顺利施行还需要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步进行。

 

  据了解,中国现有120多万个事业单位,集中了3000多万在职人员和900多万离退休人员。其中,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乃是主体。同时针对其他事业单位,具有市场机制,可以养活自己的,国家就不可能出钱,绩效工资的执行,也需要分类进行。

 

  但是绩效工资仅仅是工资制度改革,关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以及法人制度改革,都需要同步进行,否则绩效工资改革会遇到很多障碍,它是不能孤立进行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