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院利润率数据相差悬殊

医院利润率数据相差悬殊

  近2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成为焦点话题。其中,600万医务人员将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如果财政资金成为绩效工资主要筹资渠道,那么,投入会不会仍成为低效投入?因为目前医院本身的投入效率、成本绩效等经营核算还是“迷局”。

  卫生部有关人士私下透露,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医院平均运营利润率水平最高是2002年的4.42%,最低是2006年的0.64%。其中,不同所有制属性有不同的利润率,如2007年,国有即公立医院的利润率是3.02%,私有医院利润率是-0.12%,该年全国医院总体利润率是3.02%。

  但是,密切关注医疗市场的业界人士却认为,目前公立医院的利润率可达到10%,甚至25%。

  公立医院是亏本运行?还是微利运行?如果缺乏精确合理的收支结余核算,一切都还是个迷。

  目前公立医院仍延续着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框架,并没有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去进行会计核算。在模糊、笼统、粗放的行政化的医院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空隙”和“漏洞”。

  医院相关人士解释了两种财务报表制度的差别。如医院会计制度,未列“累计折旧”,而是在权益中列入“修购基金”,造成医院资产虚增。固定资产包括五类,但医院仅对建筑物和设备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图书和家具未提。

  再如,有些医院设备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财务处资产价值不符。即医院《期初期末汇总表》与《当月明细表》分别汇总。明细表内容发生变化不能反映到期初期末汇总表中,而月结报表后的操作不计入当月和下月报表中。而该医院每年新购设备8000万到1亿左右。

  如三甲医院,如果药品支出和收入计算档期不符,财务统计每日差额量就200万;如果采取材料费后记账方式,也会有不同结余结果,因该院每月医用高值耗材达1400万,低值耗材达952万。

  除了财务会计制度,目前公立医院各项经营流程,也停留在粗放式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阶段。

  另一位三甲医院院长表示,现在部分公立医院仍没有规范的药品采购流程,库管员仅通过电话以口头形式向采购员下达采购指令,不利于订单的管理以及收货时核对确认。而北京三甲医院一般每月药品采购金额达6000万。

  再如,医院的采购人员选择供应商随意性大,往往是供应商提出价格变更,就直接以此价格购入。而该院每月申领6000余笔,1000余种材料,价值800余万。

  现行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势必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但随着新医改的讨论,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对“公立医院企业化管理和公益性定位是否吻合”产生了争议。而各地对医院内部的运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也停下了脚步,等待新医改方案给出改革方向。

  但公立医院定义公益性和非营利,不等于不要效率。经营就必须遵行企业的财务核算、绩效评估等成本绩效控制。当然,医疗机构具有专业性,因此要探索出符合医院属性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