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管理满足群众自我药疗需求 |
![]() |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药品分类管理模式。现在,当消费者走入药店,都会看到标着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标志的分类药柜。从OTC药盒外面的红、绿色标识还知道,绿色标识的为乙类非处方药,相对更为安全一些;红色标识的为甲类非处方药,应在药师指导下使用。
1951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创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国家。在此之前,世界各国的药品均可自由地在药店购买,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药学专家提出,在我国应该制订非处方药物目录。
1996年4月10日,卫生部下发第30号文《关于成立制定推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领导小组的通知》,并由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成立了“国家非处方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始正式进行各项工作。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程刚说,当时计划用3~5年的时间制订出目录,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一想法并不现实。对药物进行分类管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当时医药企业持反对意见的非常多。对中成药的划分,争论也较大。当时有人认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成药都应为处方药。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期间非处方药办公室还召开了三四次国际研讨会,主要是请国外专家阐述国际上药物分类管理情况,当时医药企业代表、药学会等都参加了研讨会。
1999年6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西药、中成药)目录。此次公布的目录中,西药165个品种、中成药160个品种,每个品种含有不同剂型。如我们熟悉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片剂、缓释片等)、阿司匹林(片剂、水溶片、肠溶片等),五官科用药氯霉素(滴眼剂、滴耳剂)、红霉素(眼膏剂)等都在其中。
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虽然只有325个品种,但这些品种是由全国近200名医药专业工作者,经过3年多的时间,从9000多个上市药品中遴选出来的。
据程刚回忆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当时叫做“非处方药制度”,直到1998年,时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邵明立将其更名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因为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严格处方管理,叫“非处方药制度”并不科学。
1999年6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了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目的、依据、药品分类原则、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概念以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权利等。随后,还公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基本勾画出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框架和工作体系。
继国家公布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技术部门进行了后续非处方药的遴选工作。自公布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后至2003年底,又公布5大批、10个批次的非处方药目录近4000个。截至2003年底,国家公布非处方药共4326个,其中化药920个,中成药3406个。基本解决了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非处方药数量的不足,为药品分类管理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后,对处方药的管理实行“双轨制”,即按计划分期、分批公布必须凭处方购买的处方药类别,并加强管理。其他处方类药品,消费者可以持方购买,也可直接购买。
药监部门将药品分类管理与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工作紧密结合,出台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处方药不得开架自选销售等规定,严格处方药品的管理。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有,具备了基本的管理和运行框架。既减少了消费者的不合理用药行为,也满足了人民群众自我药疗的需求。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惠及环球!中国医疗配备进口190多个国度和地域 (2025-07-14)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