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用药谨防心源性猝死

用药谨防心源性猝死

  据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研究发现,用药不当因素导致的猝死病例日趋增多。用于心脏病的药物,如西地兰(毛花苷丙)、洋地黄毒苷和毒毛旋花子苷k等洋地黄类,本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但如果使用不当,会诱发心律紊乱、房室传导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心源性猝死。此外,平喘药、抗疟疾药等也有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洋地黄,目前倾向于小剂量治疗,若过量使用或同时使用其他能提高其血药浓度的药物,可出现“洋地黄中毒”,如贻误治疗,会因心室纤颤而导致死亡。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均会导致心律失常。如奎尼丁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然而当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过高时,就会出现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

     心房颤动病人用该药治疗时可诱发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或心肌梗死而突然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奎尼丁晕厥”。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时,若用药过量或静脉注射过快,会导致血压下降或心搏骤停,严重者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另外,有些药物同时使用也有导致心脏骤停的风险,如普萘洛尔和维拉帕米,可引起心脏骤停。

     抗疟疾药物

     氯喹及氯喹磷酸盐是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大剂量应用可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导致病人死亡。心房颤动病人抗疟治疗时如果用药不当,可诱发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或心肌梗死而突然死亡。另外,疟疾发作期一次大量用药,可发生不可逆性休克而导致猝死,故该药对年老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禁忌。

     平喘药

     氨茶碱是能有效缓解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应用过量或用于快速静脉注射,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故伴有心律失常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当慎用氨茶碱。另外还有广泛应用于哮喘病人的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该药速效方便,作用时间仅1小时左右,病人常需反复多次应用,但如果过度应用可引起异位室性心率,甚至导致心室颤动而猝死,故冠心病患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 
     氯丙嗪类药物

     这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等。该类药物可引起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麻痹性肠梗阻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易引起猝死。

     此外,一些抗抑郁药物,如丙米嗪,除抗抑郁作用外,能降低血压,易致心律失常。近来证明,它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因此心律失常者应慎用。

     补充电解质类药物

     电解质是维持心肌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血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心脏骤停。严重腹泻病人钾大量丢失,可引起严重低血钾,如补充电解质时忽视补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但补钾亦需注意量及方式,严重高血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引起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可直接导致心搏停止。另外,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

     其他会引起心源性猝死的药物

     作用于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可引起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发生变化。

     此外,最近召开的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大会上的一份报告指出,使用较大剂量罗非昔布(>25毫克)的病人,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发病危险是很少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病人的3.15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