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药品管理立法要做好四项工作

药品管理立法要做好四项工作

  纵观我国药品领域立法的过程,我们看到国家在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医药市场健康发展、解决群众看病贵等方面的努力和前进的轨迹,一个以《药品管理法》为主线,涉及医药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在促进药品生产、提高药品质量、满足医疗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起与新医改相符、满足群众用药要求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药品管理立法关键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建立完善、合理的药品价格机制方面下功夫。药品价格虚高是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理,让药品的价格回归价值,建立合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医药立法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新医改提出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来遏制虚高药价的思路,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如何确保基本药物制度落到实处,让廉价的基本药物落实到医生开出的处方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于非国家基本药物而言,如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引导医药企业合理定价,避免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使药品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是在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应当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药品领域的立法已相对完备,从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法规予以规定,但问题是,有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比如,在药品销售环节,药品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就是有法不依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药品管理立法中,首先是考虑如何通过完善法律,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使国家在药品管理方面的政策意图得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三是在打击假药、劣药上下功夫。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制售假劣药品大案,让群众用药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假药、劣药的打击力度,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行为却屡禁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从源头上确保药品的质量,同时切实加大对药品流通、销售、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行为,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让那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得不偿失,再也不敢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这些是药品立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是在预防医药腐败上下功夫。2005年底在福建医疗领域曾发生这样一则新闻:同样一支“硫酸软骨素注射液”在医院售价28.92元,在药品超市零售价仅为0.45元,医院售价高出药店63倍多。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种注射液还是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招标采购药品,医院执行的价格标准“合理合法”。如此高价药品何以会中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药品流通采购环节及药品招投标上隐藏的猫腻和存在的腐败。而且,药品进入医院后也存在腐败。在有的医院一个药品进入医院要历经院长、分管副院长、药剂科、科主任、医生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攻关”。如何预防、遏制这些医药领域的腐败行为,直接关系到新医改的成败,应当成为今后医药立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