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乳腺癌转移机理 |
![]() |
国际生命科学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影响因子31.253)日前发表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尚永丰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论文。论文标题为“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为核小体重塑及组蛋白去乙酰化复合体的一个内在亚基且参与调控乳腺癌的转移”。
该研究证明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能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从而揭示了LSD1这一表观调控因子在抑制乳腺癌转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尚永丰教授介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LSD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理论上对基因转录起广泛调控作用,但近期研究却表明LSD1只参与一些特异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而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提示这一看似简单的酶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
尚永丰研究小组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临床标本实验和动物实验等综合技术手段,发现LSD1是核小体重塑及组蛋白去乙酰化复合体(Mi-2/NuRD)的一个内在亚基;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核小体重塑及组蛋白去乙酰化复合体(LSD1/NuRD)在乳腺癌细胞调控一系列在上皮-间质细胞转换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包括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乳腺癌病例样本中LSD1表达水平被下调且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上皮-间质细胞转换是癌症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尚永丰课题组进一步实验证明LSD1能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从而揭示了LSD1这一表观调控因子在抑制乳腺癌转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专家介绍,该研究证明NuRD复合体除具有染色质重塑ATP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外,还具有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活性,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这两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在染色质重塑中相互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此外,尚永丰实验室的研究显示LSD1能够抑制乳腺癌的转移,为乳腺癌转移的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分子靶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