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药产业借创新研发掘金 |
![]() |
随着医药产业二级市场加快复苏,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医疗领域的新上市案例不断。然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却未能引发投资热潮,受资本青睐的依然是少数企业,一多半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依然陷于“资金荒”。
自主创新药品比例低
2006年中国注册的新药有6,500多种,其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种,其中16种是中药,另外3种属于生物制药,注册的西药没有一种是自主创新的产品。
这与国内的医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研发水平有限,国内医药企业都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自主创新研发药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小。如果新药研发成功,可以让企业保持20年的竞争优势。但新药研究风险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做。
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但目前大部分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都深陷资金困境。目前国内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缺少销售较好的产品,利润较低。而建立完整的生物医药价值链需要额外增加投入,但这一点国内企业却难以做到。
而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部分研发项目转移到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即研发外包,这些国家的研发成本只有美国的1/5到1/10,科技人才也充足。
相比自主创新,为跨国药企提供研发外包服务利润更可观也更稳定。越来越多的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正开始承接医药研发的外包业务。
资金短缺是瓶颈
国内以仿制为主的医药发展模式和逐渐兴起的合同研发外包现象,一方面显示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新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配套融资等制度的缺位。
国外的融资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许多经验值得国内借鉴。举例来说,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以较低的门槛和严格的监管,为美国至少280家中小生物技术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融资和再融资平台。国内的上市成本太高,限制条件多、门槛高,这也让许多生物医药企业望尘莫及。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还缺乏针对尚未盈利的中小高成长型企业上市的证券市场。
最近6个月来(截至2009年9月14日),医疗健康行业拿到的VC投资达1.3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VC总投资的19.09%,历史性地超越IT产业,成为VC投资最热门的行业。而在1年之前,医疗健康产业还排在第四。
VC比较关注一些成熟型的传统医药企业,例如国药集团、亚洲制药等。处于启动阶段、看不到盈利产品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很难让VC投钱的。
在生物领域,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生产,基本上不在研发领域投资,这就形成了风险投资“不风险”的尴尬现象。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充当创业投资的角色,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化基金,企业可以利用产业基金来进行产品研发。等药品研发出来了,成功了需要投入生产,吸引风投也就不成问题了。
创新才是根本
医药行业不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该是智力和资本主导型的产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外包公司之一,金斯瑞公司北京区域经理表示,国内的企业都以仿制药为主,并不太注重药品的创新。与此同时,跨国药企通过医药外包的方式节约了成本,但仍掌握着最核心的技术。
研发外包是医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不应成为国内药企的终极目标,企业最终还是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做跨国药企研发外包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熟悉国际规则、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了解国际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最终为自主研发做铺垫。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