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新中国医药商业的来时路 |
![]() |
擦去岁月的风尘,我们回望来路,中国医药商业历经半世纪风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60岁华诞,那些被尘封的记忆也重新打开。
1952年,那时候百废待兴,医药商品极度匮乏,西药90%依赖进口,普通百姓想买到救急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1950年8月1日,中国医药公司就成立了,当时采取的是托拉斯的经营模式,自上而下垂直领导。到上世纪50年代前期和中期,这种经营模式开始见效--全国大城市的药品批发、零售逐渐形成中央--地方--县三级管理体系,业务也形成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三级批发。
农村的药品供应网络是从1953年开始建立的。当时,针对农村多发病、常见病,中国医药公司挑选了27种疗效确定、质量安全的药品,通过当地的医药公司,派人背着药箱深入乡村,同时依靠农村供销社代销药品。到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农村的药品供应渠道也建立起来了。
解放后,平抑药价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为了让老百姓都吃得起药,不让外国人卡我们脖子,当时采取了抑制进口,统一全国药价,城乡一体价等措施。当时,无论是医药工业还是医药商业,都是微利原则,国家为此也补贴了不少钱。从1950年到1984年,全国药品大幅度降价7次。如果以1950年的药价为基数,到1984年药价降低了84.28%。
我国的医药商业是改革开放最晚的子行业之一,上世纪8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还是属于国家专营的领域,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了《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才开始出现个人承包租赁。当时对医药商业能不能承包租赁争论得非常激烈,主要观点是怕承包租赁后卖假药。
上世纪90年代末,原国家经贸委发了一个文件,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不久,安徽阜阳的一家医药商业公司率先挂牌开办了物流公司。
应该说,医药商业的全面改革是在1999年开始的,标志性的现象是,多种成分的医药商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出现了连锁药店和以渠道流通为主营业务的物流公司。2001年前后,为支持国企脱困,国家确定技改项目,计划在全国建立37个现代物流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是全国首家投入4000万元引进全套进口设备建立的现代物流公司。从这时起,医药商业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变。
2000年前后我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时,我国的商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多、小、散、乱,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不成规模。2001年,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粗略统计有1.7万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有10多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3~6家;零售企业有12万家,最大的连锁药店年营业额只有5亿元。
到2006年,中国医药商业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已经有3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27家。医药流通排位前20名的企业销售总额达到1419.48亿元,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42.25%,利润占医药商业利润总和的69.16%,中国医药市场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

- 相关报道
-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