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中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
![]()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60年来,中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30年,改革开放30年。计划经济时代,药材只有国营一家一统天下,管理死,供应紧缺。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商品匮乏的局面大大改观,生产得到发展,经营渠道也多了,市场越来越活跃,老百姓买药越来越方便。
药材种植强调地道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的基础。多年来,他们一直是把中药材生产种植当成基本工作来抓,以保证市场供应、中成药及饮片生产,以及外贸出口的需要。
而药材是否“地道”,是真正能体现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土壤、水分等自然环境以及药材的加工方法,是多年形成的特色。地道药材既代表了质量优势,也是品牌优势。牢牢抓住地道药材的生产,就成为中药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中药应用量的增加,以及滥砍乱伐,很多地道药材、野生药材产量下降。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只能采取野生变家种的方式。要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即地道药材的原产地种植,这样投入成本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饮片炮制必须精良
中药饮片生产是真正能体现中医特色的方面,因此,饮片炮制必须相当严格,该炒的炒,该蒸的蒸,该炙的炙,不能有半点马虎。现在很多人说饮片质量不高,这里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原药材不地道,二是加工炮制不够精良。饮片炮制一是为了减少毒性,二是为了增加疗效,炮制不精,就不可能达到希望的疗效,甚至有可能治不了病。
与中医发展注重协调
虽然许多中成药采用了现代工艺,借鉴了西药的剂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疗技术发展的结果。但中药新药以及新剂型的开发仍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现在我国中药年出口额已达10多亿美元,但要看到,中药的出口地主要在东南亚地区,而欧美市场还比较少。东西方文化不同,让人家接受我们的文化很难。而如果文化不能被接受,中医药就很难被接受。因此,应该以文化带动中医,再以中医带动中药。要大力宣传、弘扬中国文化。
此外,中医药的教育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按传统来说,中医大夫是师傅带出来的,或家传的,有一个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实践过程。中药其实也是这样,光靠书本上的理论是培养不出来一个真正的中医药人才的,这是中医药的行业特点,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