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为逃避限价改变药品规格 |
![]() |
昨日,距离首批基本药品调价执行将近一周之际。走访了东莞多家零售药店发现,所谓降价,主要集中在中低价药品上,高价药和品牌药价格仍“高位运行”。
据相关药剂人员透露,由于国家只对指定规格的药品采取最高限价的管理,部分药企为逃避限价,擅自改变药品规格,“通过钻管理漏洞,让药品降价沦为空降”。
高价药“未能赶上”降价
维生素、银翘解毒颗粒、牛黄解毒片……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这类非处方普药,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院,都严格遵守着规定“红线”销售,而且有些药店还卖得比指导价更便宜,但对于部分价格比较高的处方药和品牌药,其价格却似乎未受指导价太多影响。
药企嫌赔本不愿降价
一位做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员透露,在药品市场里,从出厂到医药公司再到进入医院药店,中间存在两个15%的加价。发改委调整药品指导价格,就是要扣除医院15%的加价部分。
这种下调,的确会缩小一部分生产厂家和劣质药的暴利空间,但“好药的生产成本通常高出普通药不少,而指导价是按照市场平均水平来定的。当指导价低于成本价时,药品生产企业是根本不会按照指导价调整的”。
同类药品 差价逾两倍
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一种现象,同品牌,同类别的药品,差价竟然超过两倍。在东泰花园内的一家药店,0.25gx24粒规格的阿莫西林,售价7.4元,但0.5gx24粒规格的同品牌同类药却是22.4元,甚至更高。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药剂人员表示,按照政策,国家只对指定规格的药品采取最高限价管理,药品生产商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药品规格,就可以不遵照最高限价售药,“简单举个例子,假如国家规定片剂的布洛芬卖6元,药企只要生产粒状的布洛芬就算卖到10元以上,也没人能管。”
该药剂人员表示,现在国家对部分药品实行最高限价,无疑削减了部分药品生产商的利润。而为保住利润,部分不规矩的生产厂商,就会停止生产某种国家规定低价药品转而生产不受政策限价的药品,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劣替良。这种做法无疑让药品降价沦为空降。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科创为翼守正出新——益康药业的中医药现代化探索之路 (2025-08-07)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第十一批国度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2025-08-07)
- 政策问答: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报量 (2025-08-07)
- 近60亿美元超年夜订单!海量资金正涌向AI制药 (2025-08-07)
- Cell Genomics:李川昀/程强团队发现,让人类大脑更智慧的新基因,也让人类更易患癌 (2025-08-07)
- 宁波宝轩堂医药有限公司:以质量为基、以责任为翼,铸就医药行业标杆企业 (2025-08-07)
- 最接近真实大脑发育情况的 “类大脑” 模型出世!最新Adv. Sci:首次构建出具有早期血管化特征的多区域脑类器官 (2025-08-07)
- Nature Biotechnology:解码RNA的第四维度——结构即信息,动态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法则 (2025-08-07)
- 创新失眠药物莱博雷生正式发往医院及指定药店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