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将较2008年上升31.15% 达23.4万例 |
![]() |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显示,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照此推算,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50万。
文章的合著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近日表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将较2008年上升31.15%,达23.4万例。他指出,中国发达城市目前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水平与美国著名医院基本相当,患者5年生存率总体可以达到90%左右,达到同期美国治疗水平。然而,调查显示,这个数字在全国范围内却不足五成。
邵志敏指出,除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外,规范化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最佳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了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例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邵志敏指出,以我国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20%~30%的比例推算,全国应有5~6万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统计显示,目前只有不到20%的确诊患者接受了抗HER2的治疗,这与西方国家90%的比例相距甚远。”他表示,这意味着有八成HER2阳性患者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近七成初诊患者
病理诊断不标准
尽管病理诊断是乳腺癌治疗的金标准,但高达67.2%的初次诊断病例缺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状态等基本病理信息。“个体化治疗的正确实施,依赖于现代病理学技术准确地评估疾病特异性分子靶标。精确的HER2检测对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筛选起决定性作用。”邵志敏援引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指出,仅62%的检测报告符合标准,这使得部分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调查显示,中国近2/3的患者被诊断时已经是癌症晚期,相比较而言,美国III期和IV的比例仅为33%和5%。邵志敏表示,早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88%左右,普通女性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通过B超、钼靶、乳腺X线等手段进行疾病筛查,以及早发现病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报告》指出,由于公众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均存在大量延误诊断的情况。“乳腺癌分类诊疗意识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应尽快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所属亚型,并相应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邵志敏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