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药品电商竞价模式还能否获得用户的青睐?

药品电商竞价模式还能否获得用户的青睐?

  导读: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医生给病人诊治并开具药品之后,部分处方药是可以在网上公开销售的,那么用户就可以扫描药品清单上的二维码来进行线上的药品购买,而且还可以获得互联网公司的补贴。

  对于用户而言,提高了效率,获得了优惠,对于医院而言,也减轻了药品配送和管理的压力,对于医药电商领域的参与者而言,也获得了涉足这一市场的切入点。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首先,对于医院而言,开放药品清单市场是一个较大的门槛,因为医院也是有一个现金流的,而药品销售和医药服务是主要的来源之一(以药养医模式)。一旦这个药品销售的入口被互联网公司所掌控了,那么医院在整个环节中就只剩下给客户面对面的诊治服务了,从整个医院集团的利益考虑而言,或许是一种损害。就和银行被零售化的移动支付所后台化是差不多的逻辑,一旦医院的前端挂号、检查服务被互联网化,后端的医药配送也被互联网化,那么医院就成为了一个医疗诊治的线下服务场景,但是自身的环节已经被分离。
  
  从实际的运营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此前,阿里健康的“处方电子化平台”在河北和杭州试运行。这亦是中国第一个将医院的电子处方单分流出来的平台。这对于医疗市场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今以后一头独大的医院售药现状将被改变,药店行业将增加市场空间。但药店、医药商业公司多位人士似乎并不领情。如果没有政府的合作医院和强力推行,恐怕线下的医院不会买移动医疗的账。
  
  其次,对于医疗电商而言,目前在移动医疗行业的参与环节主要是处方药的线上销售,通过医院分流出来的处方药名单进行线上的竞争和推介。患者将处方单上传至该处方平台后,如果选择药店拿药,线上合作的、有该药物的药店开始抢单。
  
  各家药店抢单比拼的条件是低价格、生产厂家。但是,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其主要的逻辑是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拼价格,还是电商竞价的逻辑,虽然理论上移动医疗电商的药品价格可以降低20%。但是难以保证到了行业的后期,随着价格的失序和药品质量管理漏洞的存在,以及在流程上众多参与者为了争抢一个处方药单出现的混乱局面。而对于患者而言,药品的价格敏感性是不那么强的,患者更会选择用质量更好,有医院承诺的放心药,而对互联网上的药品恐怕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最后,药品的销售模式和普通商品的销售模式是否是趋同的,两者的立足点是否一致?对于普通的商品而言,性价比是衡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药品而言,更为注重的是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对病情治愈的贡献度,一般的患者对普通药品的价格敏感性也不会太高,一般会选择价格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以求得心灵的安慰。
  
  在这种逻辑下,电商竞价模式还能否获得用户的青睐?当然,如果单纯是补贴,或许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消费者使用黏性,但是如果是电商商家之间进行过度竞价,这么这种模式就会危及到用户对药品的信誉度了。所以,电商补贴和竞价模式,其实是对非标准化的医疗服务的颠覆的一种尝试,补贴只是获得用户使用入口的开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控,以及与传统医疗机构的利益分享与合作。颠覆一个标准化的行业,电商是在行的,但是对于医疗这种个性化突出,难以用标准化进行全面覆盖的行业,或许颠覆的难度就比较大了。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