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探索创新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让困难群体看得起病

探索创新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让困难群体看得起病

  医药网2月5日讯 “如果,看病不再是消费,不再是家庭负担,会不会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意外’二字呢?”国内首部大型医疗剧《心术》中,医生就现今医患关系抛出疑问。

  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渝北区委、区政府给出的答案是:探索创新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让困难群体看得起病;推进药品零差率改革,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让居民看得了病。

  让每一个患者更有尊严。2014年,在渝北区委、区政府改革创新推动下,渝北全体医护人员正以仁心仁术,践行“医术无止境,济世暖人心”的无私奉献精神。

  探索创新

  建立渝北区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

  家庭贫穷,一场大病突然雪上加霜,谁来雪中送炭?见义勇为受伤,但侵权人却无赔偿能力,如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在渝北,这些棘手的现实问题都不再冰冷。去年12月5日,渝北审议通过了《渝北区红十字会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渝北每年将向渝北区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为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家庭提供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据渝北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用于常住户口为渝北区的贫困人群重大疾病患者在享受重庆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和渝北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后的再次救助,受助人群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含困境儿童)、见义勇为受伤者(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在渝北区,但户口不限渝北区)等10类人群。

  患什么重特大疾病可申请救助?管理办法对此进行了明确:一是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多器官衰竭(心、肝、肺、脑、肾)、再生障碍性贫血、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性精神病、血友病、肝肾移植前透析和手术后抗排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重症甲型H1N1、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22类重大疾病;二是符合救助对象范畴的0~14周岁儿童,患白血病;三是在渝北区各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三无病人”的门诊、住院治疗;四是见义勇为受伤者的门诊、住院治疗。

  补助标准为,对22类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在渝北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后,剩余部分自付费用由本基金按50%的比例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患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0~14周岁儿童,属于医疗保险政策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实行全额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为3万元;另外,对于见义勇为受伤者,不能确定侵权人或侵权人无赔偿能力的,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全额救助(参加医疗保险的,按医保政策报销后的自付部分实行全额救助)。

  渝北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既是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的探索创新,也是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的强力举措,是为民办好事实事的具体化、机制化。

  药品零差率改革

  试点医院

  病人药费降低22%~31%

  “早就听说过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进价销售了,今天来看病才发现真实惠!”昨日,家住渝北两路镇的居民罗大爷刚取完药就忍不住感叹。他今年64岁,最近天气寒冷风湿复发,便来医院开药,“没想到一样的药,价格低了不少,以后再也不怕进医院了”。

  从2014年4月1日起,渝北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正式取消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加成,这意味着诟病多年的“以药补医”成为过去。

  据统计,这项改革一方面可让患者医疗费用总体下降,平均每月患者就医节省药品开支220万元。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用药,医院药品销售执行进价销售原则,促使医生没有动力开高价药,促进医务人员科学诊疗、合理用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