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烟台医改两年 为百姓节省千万元药费

烟台医改两年 为百姓节省千万元药费

  医药网2月11日讯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在烟台各县市区的全面铺开,药品零差价也得到推广。实施药品零差价以来,试点医院现在情况如何?较之前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点医院又做出了哪些大胆的尝试?公立医院改革还有哪些希冀?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荆永正,从一个县级基层医院的发展缩影看公立医院的大变革。

  变化:药品收入减少1072.87万元为患者省药钱

  “不怕别人笑话,我是2011年3月份上任的,员工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向一家公司借了50万元发下去的。”提起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前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状况,市政协委员、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荆永正说,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以来,医院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拿个简单的数据来说,现在医护人员的收入较之前多了一倍。”荆永正说,2011年3月份以前,医院业务收入是1000万元,固定资产1600万元,而在2014年,医院总收入达4452.8万元,其中业务收入3600万、财政基药补尝845万元,固定资产4800万元。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浪潮中,获益的不仅是医疗机构,还有老百姓。“断了‘以药养医’的经济链条,医药比更加合理。”荆永正介绍,医生按比例收取的治疗费用和用药费用称为医药比,之前医药比是38.9%,2014年为23.93%。不要小看减少的14.97%,这意味着医院两年内药品收入降低了1072.87万元,也意味着来就医的患者省了这些钱。

  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均衡人才很重要

  自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至今,荆永正带着蓬莱第二人民医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现在正和三甲医院合作。”荆永正说,今年1月份与烟台山医院胸痛中心达成合作,每周邀专家来坐诊、查房、手术,当然更重要的是给基层的医护人员上课,1个月开展5次学习,受益医护人员和乡医达1000多人次。

  “很多人为什么有病扎堆大医院,最根本原因是基层医院诊疗技术有限,患者担心延误病情。”荆永正说,医院越大越吸引人才,小医院好不容易培育出的专家都跳槽到了大医院,人才越多将会吸引更多的患者流,这是一种循环规律。而患者过于积聚,将导致不少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对医院来说也是危险的,容易导致医疗事故。

  “医疗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县级医院发展‘乏力’。”荆永正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上海、江苏等地,有优势医疗资源条件的大医院联动县级、基层小医院,增加专家流动。

  荆永正说,他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潮水机场投入使用。很多人纳闷这与公立医院改革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呢!“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国内赴烟指导的专家在此停留,提升蓬莱的医院诊疗水平。”荆永正笑着说,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虽然只是公立改革医院的一个缩影,但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面“镜子”,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生机,希望烟台能在公立医院改革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