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安徽医改方案出台 全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安徽医改方案出台 全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医药网2月11日讯 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具体实施方案重磅出台。“三医联动”重点构建全民医保体系、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安徽在“破旧立新”上再一次勇立潮头,开启深度破冰之举。

  从基层医改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安徽医改自从2009年启动以来,已整整走过5年的历程。

  敢涉险急滩,敢啃“硬骨头”。5年来,安徽医改蹄疾步稳,以破竹之势,不断向纵深迈进。在回归公益性的导向下,改革不断调整完善制度设计,突破“以药养医”的利益固化藩篱,全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痼疾。

  保基本,强基层。认准“回归公益”方向,引导财政投入与资源分布重心下移,基层医改彰显“民生为本”理念

  “现在,看病拿药都便宜了,一个电话就服务上门,出去看病不划算。”65岁的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村民左申兰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几乎每天都会到村卫生室免费量血压。

  2009年,安徽开始在全省32个县(市、区)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9月1日,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全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从而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医改“全覆盖”。同时,在全国率先按照“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督”的办法,完成了基本药物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药物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

  “医改的关键是要建立新机制。若仅取消药品加价、政府予以补偿,无论花多少钱,都没有改变‘以药养医’的旧机制,改革目标也难以实现。”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说。

  建机制,就是以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构建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补偿机制等。“这一套制度设计的核心,就是强化政府的办医责任,奠定维护公益性的基础和长效机制。”省医改办专职副主任程进军说。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支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核定后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同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县财政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运行。2010年至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总量为88亿元,年均增长32.4%。

  “改革后,县财政每年投入超过2000万元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这在以前是很难想像的。”当涂县卫生局局长王胜年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