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过度医疗,让专家说不(政策解读・聚焦)

过度医疗,让专家说不(政策解读・聚焦)

  医药网2月12日讯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小勇,眼下对自己科室每个月的医保结算表看得更细,“每个月都要分析,看看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同样细化的是科室工作规范:住院指征把得更紧,一般高血压不建议住院;输液量控得更严,以口服药为主……

  “我是专家组的评审专家,评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加规范?”胡小勇所说的专家组,源自湘潭市去年6月开始的一项新制度—聘请权威专家,评审医保费用,拒绝过度医疗。

  为何要请专家?评审怎么审?半年多来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赴湘潭进行了采访。

  “过度”何为“过”

  信息不对称下的趋利行为,医保费用高位增长

  “诊断: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的问题:频谱心电图无必要;BMP、肌钙蛋白检查均无必要……”

  厚厚两大本医保病历评审记录册,湘潭市医保局副局长章奋强随手打开,向记者展示其中一份病历的“检测报告”。

  尽管上面写明了专家评审意见,但对于没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普通人而言,若没有章奋强在一旁的指点,依然很难看懂其中的“奥妙”。

  “关节炎的病,做普通心电图检查就行,没必要加上频谱心电图,病人等于多花了25元;BMP(评价心脏衰竭的一个指标)和肌钙蛋白的化验,一般要有心脏疾病的指征才需要去做,用在这里完全没有必要,这两项化验费用加起来就是420元。”

  患者与医生,信息不对称是客观现实。“哪些检查不必要,哪些药物不必要,患者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自主判断,只要医生建议,患者基本照做。”章奋强说。

  在湘潭市医保局局长陈跃俊看来,医院趋利行为的客观存在,是过度医疗的现实土壤,其直接后果是—既浪费了国家的医保费用,又伤害了患者身体。

  一个案例常被陈跃俊提及:一个阑尾炎,居然要做腹腔镜,费用从3000多元上升到1万多元;本来身上只要开一个小口,因为做腹腔镜,不得不开3个口。

  近年来,湘潭市的医保统筹基金支出一直在高位运行,增长幅度从未低于10%。

  湘潭市医保局,有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大约十几位。尽管平时工作人员在检查病历时也能看出过度医疗的诸多问题,但每次向医院方面指出,对方均以多种借口搪塞推脱,甚至常常有这样的反诘:你说这项检查或者药物没必要,但如果患者因此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

  “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说话的权威性不够。”陈跃俊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