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医改信息,建议首诊到社区医院 |
![]() |
据100医药网讯,日前北京市卫计委发布最新医改信息,提出以后将逐渐大幅压缩大医院门诊,大量医生要向基层转移。这样的医改举措,能否彻底缓解大医院拥挤、小医院冷清的现状,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呢?
建金字塔形医疗体系
近日,北京市出台《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金字塔”形的纵向医疗服务体系。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公开表示,过去医疗机构的管理是按区域功能划分,形成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它实际是区医疗中心的概念,整体负责周边地区的医疗任务,这就会让老百姓在心目中认为三级医院就是服务功能强,越往下越差,大家的感受是高级人才在上边,底下没什么人才。
著名医院管理专家王健康表示,这种现状导致大医院各种疾病通吃,供不应求,而政府大量投资建设的城市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又吃不饱,造成资源浪费。
确诊可以到大医院
大医院门诊量压缩,小医院看病能确诊吗?大医院以后看病是不是更难了?不少患者对于大医院门诊量压缩有着这样的担心。
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公开表示,大医院将主要压缩常见病、多发病的就医,但不会对大医院的普通门诊比例设立硬性指标。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医改希望引导患者首诊在社区医院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确诊在目前条件下也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承担,患者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庄一强表示,首诊和确诊是有区别的。“首诊是第一次我有病就要找谁看。第二个是要确诊,最好是找相对比较好的医生。但是一旦确诊明确疾病,比如说你就是高血压,不涉及诊断或者比较关键的步骤的话,慢病的管理康复,其实还是可以放在社区的。”
王健康也表示:“目前的医疗环境下,高级医疗人才、医疗设备集中在三级医院,大医院对病情诊断有保证,可信度高。在患者对自己病情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可以到大医院去确诊,保证医疗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要让专家“下基层”
压缩大医院门诊,引导患者进入社区医院诊疗,也将是患者和医生双方都向基层医院倾斜。王健康表示,做大基层医院,要重点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加强一般性医疗设备配备,提高基层医院对常见病、慢性病的处理能力,帮助社区医院逐步取得市民的信任。
大医院最吸引患者的还是医生,特别是医术高超的专家。究竟如何让好医生出现在基层医院?王健康表示,医疗改革中,人的因素特别重要。如果能让高技能医生“下基层”成为主流,这样就能有效引导患者进入社区医院诊疗。“下一步应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全职兼职相结合。三级医院的资源丰富,让医生愿意前往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做到多方面的同等对待,如学术地位、职称评定、重点学科建设等才能使医生的流动更加顺畅。同时政府组织的三级、二级、基层医院等组成‘医联体’真正落到实处,让‘医联体’内的专家流转起来,真正能下得去基层。”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糖尿病治愈疗法,迎来重大突破 (2025-08-15)
- 告别肝衰竭风险?Cell Death Dis研究证实:祖细胞外泌体携带“再生钥匙”JAG1,强力激活肝细胞增殖! (2025-08-15)
- Cell:颠覆认知!线粒体蛋白质进口不只看“地址”,更要看“形状” (2025-08-15)
-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Cell子刊:补充这种肠道细菌,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 (2025-08-15)
- Cell子刊:老药新用!沈柏用/符达团队发现降脂药瑞舒伐他汀有望增强糖尿病相关胰腺癌的免疫治疗 (2025-08-15)
- 清华大学发表胚胎方面最新Nature论文 (2025-08-15)
- 中国科学院发表人工智能机器人最新Cell论文 (2025-08-14)
- Nature Methods:“鱼”与“熊掌”兼得?!MAPIT-seq,同时绘制单细胞RBP-RNA互作图谱与表达谱 (2025-08-14)
- JACC:清洁空气,可降血压!最新临床研究表明,家用HEPA空气净化器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升高人群的血压 (2025-08-14)
- 两篇《科学》齐发!食物过敏的背后机制找到了 (2025-08-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