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疗产品违法广告屡禁不绝的原因剖析

医疗产品违法广告屡禁不绝的原因剖析

  近年来,医疗产品违法广告屡禁不绝。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2010年第1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曝光了“延生护宝茶”等7种违法发布广告的医疗产品。

 

  据报道,各地药监部门加强了对辖内广告发布的监测,并及时发布了违法广告公告。


  各级药监部门都在发布违法广告公告,这似已成为治理医疗产品广告违法的“长效机制”。从中也隐约感到,医疗产品违法广告不会马上绝迹,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公告违法广告,是想出相关医疗产品的丑,可人家会觉得违法广告丑恶吗?如果出丑却赚来大把钞票,商人就不会停止也不在乎出丑。

 

  “公告汇总”说,有关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18465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949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5431次,撤销或收回15个医疗产品的广告批准文号,采取了191次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出丑之外,不让再做广告,暂停产品销售,这是最严厉的处罚了。

 

  然而,必须注意医疗产品的营销特点。违法医疗广告主要以地方电视台、电台为媒介,大城市晚间播出,小城市全天狂轰滥炸。据商界朋友介绍,有人拿到某种产品在一个地方的代理权后,马上广告开路,坚持一个月,监管部门可能会来,但他已经赚了一百万元。如果再坚持一个月,又是一百多万元。

 

  撤销或收回广告批文,暂停产品销售,看起来相当严厉,但关键要看处罚的时机。如果人家广告已做了个把月,监管部门再去撤销广告批文、暂停产品销售,经销商自然也有损失,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对医疗产品广告的监管,端赖及时查处,不让营销商打“时间差”。

 

  由此,也可看出监管的漏洞。撤销广告批文,暂停产品销售,其实也可以是对不法商人的放纵。如果营销商赢得时间差,他越是“违法情节严重”,赚钱反而越多。如果监管人员与之勾结,给他一个时间差,再来撤销广告批文、暂停产品销售,就可以既让不法商人赚钱,又可以“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医疗产品违法广告泛滥成灾且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笼统地说“监管不到位”,比如医疗产品违法广告按《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处罚,明显畸轻。

 

  所谓监管不到位,包括监管部门不谙医疗产品营销的“道道”,让不法商人打了时间差。应对办法只能是提高监管的时效性,加大处罚力度,务必使不法商人得不偿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